城市建筑空间

卷首语

  • 2025:梦想为帆,奋斗为桨,共绘未来新篇章

    李存东;

    <正>春风送暖,万象更新,岁月之轮又添新章。值此新春之际,《城市建筑空间》编委会和编辑部全体同仁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杂志发展的理事会成员、作者、读者朋友们致以最由衷的感谢和最诚挚的祝福!岁月积淀智慧,春风催生新绿。回望202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里,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创新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城乡人居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城市建筑空间》杂志也借势而为,乘势而上,第9期特设编委专栏“新城市,新空间,新生活——设计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关注文化赓续、环境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第11期出版专栏“面向新理念与新技艺的学术思考”,集中刊载多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突出以研究指导设计,以设计验证并丰富研究成果,践行绿色设计理念,关注低碳环保、健康改善及效益提升。此外,杂志还聚焦城市更新、好房子、工业建筑等领域,关注多专业协同赋能设计效率提升,通过一体化设计营造空间的多样魅力。

    2025年01期 v.32;No.359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专题

  • 机场建筑的本土设计观

    杨金鹏;

    <正>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院)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中央直属设计公司。中国院早于1954年就设计了全国知名的中央机场航站楼;2009年又成功中标大同机场新航站楼,再度与现代机场建筑设计结缘;2015年成功中标厦门新机场,实现了超大型机场设计的历史性突破,成为设计历程的标志性节点;2019年承接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机场工程——航站区工程,拓宽了机场设计领域。在崔愷院士本土设计思想指引下,中国院在机场建筑设计时坚持原创,尊重机场建设规律,研究本土文化,从自然环境、城市历史、气候特征、风俗习惯、传统建筑、地方材料、行为心理中找寻灵感源泉,转化为设计语言。采用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设计方法,将文化创新与绿色发展相结合,探索现代机场的本土设计之路,使机场建筑更具灵气儿、更接地气儿、更有人气儿。

    2025年01期 v.32;No.35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机场建筑设计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杨金鹏;李妍潼;

    机场建筑作为专业性与综合性极强的大型复杂公共建筑,涵盖了多种工艺要求、多个专业协同以及多类专项技术的融合。从空间组织视角出发,对机场建筑设计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的各项因素进行辩证梳理,进而构建机场建筑的空间架构与设计逻辑。

    2025年01期 v.32;No.359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旅客人群细分的航站楼定制化流程设计探索

    李北森;李健宇;廖帅;杨金鹏;

    在我国民用航空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如何应对集中式航站楼因整体运营效率增加而导致旅客个体通行效率降低的问题成为航站楼流程设计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以济南遥墙机场T2航站楼为例,从细分旅客人群入手,阐述大型机场航站楼的旅客定制化流程设计策略,提出关键技术要点,为其他大型航站楼的流程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2;No.359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土设计理念下机场航站区“集成”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佟欣馨;李健宇;李天豪;杨金鹏;

    基于我国机场大规模快速发展的背景,提出立足本土的“集成”规划设计策略。以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机场工程——航站区工程为例,从整体规划布局、综合交通体系、陆侧功能布局3个方面阐述用地集约、交通集成、功能混合、弱化边界的“集成”设计策略,实现“适应中国机场特色、服务城市需求、便捷交通换乘”的规划设计目标。

    2025年01期 v.32;No.359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绿色思维的机场航站区设计创作实践

    李健宇;杨子孚;佟欣馨;杨金鹏;

    随着航空业务量持续增长,诸多省会级城市不断扩建机场航站区。以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机场工程——航站区工程为例,从规划集成化、换乘一体化、流程定制化、尺度弹性化、空间集约化、构造轻质化等方面探索基于绿色思维的机场航站区设计创作实践。

    2025年01期 v.32;No.359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背景下“绿色机场”理念的应用与实践——以厦门翔安机场为例

    李妍潼;马丽娜;李健宇;杨金鹏;

    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四型机场建设成为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其中,“绿色机场”作为四型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资源集约节约、低碳运行和环境友好。以厦门翔安机场为例,探讨绿色机场理念在规划构型、功能布局、专项设计中的应用,以期对未来绿色机场建设提供借鉴。

    2025年01期 v.32;No.359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5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UAS人物

  • 全过程住宅设计咨询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徐辉;

    <正>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已从重速度、数量转向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面对新时代的行业转型发展机遇,设计企业如何应对?为此,《城市建筑空间》杂志采访了徐辉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徐辉,他认为市场需求的变化倒逼设计企业要去做综合化、集成化的服务,这并非简单地将服务模式进行拼盘与整合,而是需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从“设计”向“设计+”拓展。

    2025年01期 v.32;No.359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景观与生态

  • 生态修复视角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魏钟洋;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更加迫切,生态环境在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以郑州金水河为例,总结现存问题,采用“人水和谐,生生不息”的设计理念,提出三大设计策略,以期为其他同类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2;No.359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2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丹棱县G351国道景观一体化设计探索

    柳杰;李雅涵;李显秋;

    街道景观一体化设计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弊端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旨在创建一体化空间,突出城市特色并适应城市发展,打造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环境。以四川省眉山市丹陵县G351国道为例,针对街道现存问题,探讨城市更新背景下街道景观一体化设计方法,实现道路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营造慢行空间,续写城市文脉。

    2025年01期 v.32;No.359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国土空间规划中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以东莞市黄江镇为例

    刘灿辉;

    以东莞市黄江镇为例,基于研究目的与意义,阐述研究方法、思路及技术路线,总结现存问题,进行潜力分析与评价,划分重点区域并布局重大工程,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为其他乡村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2;No.359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转型背景下城市绿色空间碳汇地图研究

    庄巧琦;

    在数字转型背景下,构建城市绿色空间碳汇地图,可更好地评估城市绿色空间碳汇,为城市生态绿地保护研究提供数据支撑。阐述城市碳汇概念,分析国内外研究案例,以上海城市绿色空间碳汇地图为例,阐述设计目标与原则,总结现存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为其他城市绿色空间碳汇地图构建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2;No.359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空间更新

  • 从城市发展“内生力”视角探讨泉州城市更新

    洪亮亮;

    当前,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从城市更新的概念及手法分析入手,研究城市更新的内在困局,借鉴扶贫开发模式,得出“稳定就业”才是城市更新“内生力”的基础,提出适应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更新要点,以助推其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01期 v.32;No.359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本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城市更新设计探索——以惠州市博罗县湖镇镇美丽圩镇建设为例

    陈柳风;杨海龙;

    城市更新行动对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惠州市博罗县湖镇镇美丽圩镇建设为例,梳理本土文化,探索基于本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城市更新设计策略,以期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2;No.359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混居农迁社区改造更新设计策略研究——以成都市清江社区清竹苑为例

    廖冰竹;陈玲;谭淙以;王载波;

    混居农迁社区作为特定背景下的生活空间,面临诸多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其公共空间改造不仅关乎物理环境的更新,更涉及社区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社会功能的增强。以成都市清江社区清竹苑为例,从人口结构、公共空间及改造需求3个方面分析现存问题,提出设计策略,以期为其他混居农迁社区改造更新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2;No.359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历史风貌区肌理识别——以太原市督军府-钟楼街历史风貌区为例

    郝成举;崔凯;

    历史风貌区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载体,是历史文化发展与变迁的缩影,是城市表达文化底蕴的窗口。以督军府-钟楼街历史风貌区为例,依托建筑类型学及图底理论,研究历史风貌区的肌理演化过程,总结其空间演化规律,识别其肌理类型。

    2025年01期 v.32;No.359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评论数据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环境使用后评价——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徐伟程;

    以成都宽窄巷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对网络点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词频分析、语义分析和情感分析研究游客对宽窄巷子的形象感知和情感倾向,进而剖析现存问题,从保护文化内核、丰富空间体验及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2025年01期 v.32;No.359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0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卡市场化驱动下吾屯下庄村三生空间治理策略

    胡小彤;

    揭示吾屯下庄村唐卡生产模式和多元主体对物质空间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基于传承专业化、市场服务功能化、经营模式多样化和传承环境整体化的发展趋势,针对三生空间现存问题提出治理策略,以促进空间适应唐卡市场化发展需求。

    2025年01期 v.32;No.359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儿童友好理念的城市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拉萨市城关区为例

    毛燕新;边普;

    从西藏自治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公共空间的困境出发,基于儿童友好理念总结拉萨市城关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从气候适应性、地域文化性、空间适宜性、动态自然性4个方面提出城市公共空间优化策略,以期为西藏自治区城市公共空间提升提供借鉴。

    2025年01期 v.32;No.359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滨水工业区转型为创新产业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探索——基于上海市一号湾公共空间更新提升规划实践

    张勤;

    产业创新是引领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公共空间更新是城市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一号湾是上海市宝山区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及滨水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承载区。以一号湾公共空间更新提升规划为例,结合创新产业公共空间设计要点,以在地化公共空间提升为抓手,对滨水工业区转型为创新产业社区的公共空间更新提出“构建生机勃勃的滨水空间、无界融合的创新社区、聚焦人气和活力的慢行游线、多种场景多元体验”四大提升策略。

    2025年01期 v.32;No.359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0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工业用地空间布局与演变规律研究——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

    史浩然;尚正永;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增长迅速,在此过程中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城市用地疯狂扩张。工业用地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并探索其影响因素,对研究城市发展、演变和城市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梳理工业用地空间布局演变,对用地数据进行分析,厘清苏州工业用地发展特征和规律,为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2;No.359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厂房室内空间改造设计研究——以上海英雄金笔厂15号楼为例

    苏娜;顾红男;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大量旧工业建筑面临停产转型和废弃闲置局面。上海英雄金笔厂作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业遗产,其15号楼的改造设计不仅实现了建筑功能的更新,而且保留了历史风貌,成为城市更新的典范。依托其更新实践,探讨厂房室内空间改造设计策略,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2;No.359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规划引领下的道路综合整治提升探索——以上郡北路为例

    樊健;蒋璐;

    道路综合整治提升是城市更新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抓手。基于我国道路空间营造的既有研究,以榆林市中心城区上郡北路综合整治提升项目为例,系统分析交通服务、市政承载、景观绿化、建筑风貌、沿街职能等关联要素的方案生成逻辑,提出应强调规划的引领和统筹作用、关注道路空间的一体化提升、考虑方案的在地化管理需求。

    2025年01期 v.32;No.359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对老龄化趋势下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研究——以重庆两江新区直属街道为例

    邵佳;

    以重庆两江新区直属街道为例,从空间供给、选址布局和运营管理3个方面探讨老龄化趋势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策略,以助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2025年01期 v.32;No.359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设计视界

  • 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

    赵启东;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建筑面临同质化窘境,其文化内涵缺失的问题突出。乡村建筑应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的桥梁,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为当代中国乡村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分析乡村建设实践案例,研究乡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筑,既活化乡村经济,又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2025年01期 v.32;No.359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秦皇岛地区满族乡村住宅室内热舒适现状研究

    侯德松;黄海静;李佩遥;陈俊洋;程晓祺;魏子淇;

    研究秦皇岛地区满族乡村住宅热环境现状,对代表性住宅进行室内热环境实测与热舒适度调研。结合气候特征,提出加强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增设阳光房、改善窗墙比等措施改善室内热环境,为优化秦皇岛地区满族乡村住宅热环境提供理论支撑。

    2025年01期 v.32;No.359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乡村住宅长寿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赵贺飞;臧柳;高晓明;王威;

    乡村住宅的品质直接影响乡村居民生活质量,而长寿性能是建筑的突出特点。通过对国内外建筑理论标准和住宅长寿性能的综合研究,从适应性能、耐久性能、安全性能、标准化性能4个方面构建适用于乡村住宅的长寿性能评价体系,为乡村住宅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对提高乡村住宅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32;No.359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室内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研究——以丹江口市民中心为例

    陈哲;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室内生态公共空间设计受到更多关注。以丹江口市民中心为例,阐述室内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策略,采用低能耗、高利用率设计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为室内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2;No.359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供需匹配视角下医疗设施配置与可达性研究——以赤峰市敖汉旗为例

    倪杰;李殿生;张铭泽;李振兴;

    医疗设施作为城市重要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公众基本生命健康权益,其配置水平直接关系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平,医疗设施可达性对全民健康推行至关重要。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为例,探讨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将敖汉旗医疗设施划分为3级,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分析医疗设施分布特征与就医机会,计算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针对医疗设施现状配置情况提出改善分布均衡性建议,以期为蒙东地区其他城市医疗设施建设提供借鉴。

    2025年01期 v.32;No.359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平战结合设计研究

    周欢;韩刚刚;

    医疗救护工程日渐增多,平战结合设计难题不容忽视。以医疗救护工程结合平时非机动车库与储藏室为例,论述平战功能结合设计方法,总结常见平战功能适配度,以期为类似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2;No.359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城乡规划

  •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旅游发展路径探析——以南召县云阳镇山头村为例

    王翔琨;

    以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山头村为例,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以“城乡关系、产业、生态”为抓手,探索城郊融合类村庄旅游发展路径。提出在城乡关系层面,以多元塑造为主,形成具有村庄特色的空间;在产业方面,以玉兰生态观光园为核心产业,形成一主多辅的发展格局;在生态方面,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凸显自然风貌魅力。

    2025年01期 v.32;No.359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州古里支塘乡村振兴片区化发展路径探索

    徐燕飞;

    近年来,乡村振兴片区化发展路径成为研究重点,以苏州古里支塘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例,总结现存问题,从总体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共链、文化振兴、村庄共美及生态共治6个维度提出规划策略,以期为其他乡村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32;No.359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路径

    曲艺;孙翎;江家顺;

    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应充分发挥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生力军作用。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高校办学定位与目标、面向区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行业基本要求与发展需求;牢固树立“专创融合”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完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监督体系,完善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拓宽校内外实践平台,深度推进校企联合,扎根当地社会服务。

    2025年01期 v.32;No.359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