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纪;
<正>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扩张和新城建立所受到的限制性条件相对较少,往往是在一张白纸上“绘蓝图”;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进入存量时代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面临的城市更新问题则是多元、复杂且精细的。不同城市、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其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小区和旧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和历史成因下的物质空间载体,均面临大相径庭的城市问题,且无法简单地通过一把“万能钥匙”即可通盘解决。与此同时,
2022年10期 v.29;No.332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4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思佳;刘海燕;张刚;杨韫榕;肖佳鹏;
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城市更新已成为推进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以酒泉市春光片区城市更新和片区开发为对象,立足于绿洲城市的大生态格局,以“风起东南、绿生春光”为设计主题,融合生态、文化、人本、服务、价值和产业六大生态规划设计策略,塑造“承古城、聚人气”的高活力城市意象。
2022年10期 v.29;No.332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9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王紫迪;刘蔚琛;王宇晗;
历史文化街区是留存城市记忆、展现街区文化底蕴和风貌特色的重要窗口。随着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历史文化街区逐渐出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文物古迹遭到破坏等问题,对其进行保护与更新的需求十分迫切。以桓仁满族自治县八卦城街区为例,思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活化原则,深入分析八卦城街区文化要素和现状问题,构建八卦城保护体系,并提出街区活化策略。
2022年10期 v.29;No.332 6-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6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潘垚辰;刘明晗;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建设用地紧张、基础设施落后、社区活力差、交通堵塞等城市问题日趋严重。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运用城乡规划学专业知识,对三门峡老城区旧城改造中的老城区改造进行分析研究,全面掌握老城区“拆改留”现状与动态,分析老城区城市更新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基于生态文明战略的老城区评价体系,并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建立三门峡老城区“拆改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022年10期 v.29;No.332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小康;焦健;李浩;钱阔;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用地增长量大、增速快、用地粗放等问题普遍存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在以往规划中缺乏优先级,造成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当、规模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特别是教育设施需求问题突出。以桂林市老城区为例,通过梳理老城区教育设施现状,结合社区生活圈划定,为老城区城市更新单元提供设施配置思路,也为后续教育设施专项规划提供参考。
2022年10期 v.29;No.33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6K] [下载次数: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顺达;
“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创新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从城市更新背景及相关研究思想出发,分析总结旧工业区改造问题与经验,通过要素梳理、识别及其存量的挖掘,形成融合城市更新思路及其发展内涵的旧工业区设计方法,并结合798工业区设计实践案例,探索一条设计融合城市更新一体化发展理念的旧工业区人居环境提质增量之路。
2022年10期 v.29;No.332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0K]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兴辉;陈小杰;张刚;
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城市生态资源稀缺,城市更新过程中应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资源的发展。以那曲市为例,从保护优先的系统更新思路、生态优先的重点更新区域、全季候的城市生态空间、清洁能源示范4个方面探索基于生态资源发展的高寒城市更新策略,为生态资源稀缺城市的更新提供参考。
2022年10期 v.29;No.332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1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明草;宋文博;
越来越多的城市存量空间需通过不同的更新策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道路交通体系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居民的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新城区,老城区由于现状设施繁多,权属复杂,难以直接通过增量手段扩充交通供给,需将交通供需关系与现状更新方式充分协同。结合烟台芝罘老城区城市更新评价与交通量调查,提出与城市更新目标相一致的交通协同优化策略。
2022年10期 v.29;No.332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1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见;陈小杰;张兴辉;潘亮;
城市体检评估为观察城市宜居宜游提供窗口,并为测度城市宜居宜游提供手段,旅游城市更需从宜居宜游的视角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工作。以“国际旅游胜地”定位为统领,以宜居宜游为导向,从指标、空间、技术3个方面构建具有桂林特色的城市体检评估体系。借助城市体检评估,从居游关系、城景关系、需求关系3个方面分析桂林城市特征及问题,从空间共享、资源共享、设施共享3个维度构建居游共享模式,并在桂林进行实践检验。
2022年10期 v.29;No.332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3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彭茂军;
城市更新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典型的惠民工程。以梅州市中心城区“三旧”改造为例,从国土空间规划层面探讨城乡发展中土地利用与城市更新的相关问题,明确当前土地利用现状,并探明城乡发展战略下土地科学利用的有效路径,以指导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解决城乡发展二元矛盾,以城市更新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2022年10期 v.29;No.332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0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范顺;
滨水空间是城市重要的景观要素,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对防洪、水景观、生态保护等均提出更高的要求。酉水河作为贯穿龙凤示范区中心的河流,其景观是构成经济协作区“中国生态绿心”的重要内容。探讨酉水河(龙凤段)防洪减灾、水资源利用和景观规划等综合整治内容,阐述基于防洪工程建设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对促进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0期 v.29;No.332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博玮;李伟;
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社区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湘潭高新区新塘里社区为例,梳理老旧社区在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居民共建意识弱、资金筹措困难多、管理协调难度大等问题,采用尊重居民主体地位、发动群众深度参与,吸引社会资本融入、破解资金缺口难题,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形成改造强大合力等实施策略,为老旧社区改造提供参考。
2022年10期 v.29;No.33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6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琳;
历史街区是活态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社会文化价值,其保护更新是研究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历史街区商业性改造是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手段,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商业性历史街区出现“过度商业化”“千街一面”等问题。山塘街作为苏州的历史文化名街,经历多个保护更新阶段,其发展状况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基于此,研究以苏州市山塘街为对象,调研其现状,梳理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2022年10期 v.29;No.332 45-4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5K] [下载次数:1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曹盼宫;李雨宸;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生活品质大幅提高,我国城市生产生活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十四街坊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的实地调研,对空间问题进行探究,其在服务功能、环境质量等方面已经不能有效满足现代居民的需求,因此具有更新改造的必要。
2022年10期 v.29;No.332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艾相仁;刘悦;
老街区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一代代人精神的寄托。随着人类城市的发展及外来事物的冲击,老街区逐渐走向衰败,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高楼大厦和淡漠的邻里交际。功能单一、交通闭塞、步行空间单调及景观绿化无序使得老街区的生活条件更加恶劣。进入21世纪,城市由原来的“增量”发展转变为“存量”发展,旧城改造与历史建筑保护被提上日程。“城市双修”理念以其人性化的更新策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柳江区柳堡路老街区的改造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2022年10期 v.29;No.332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毕畅;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特色的名片,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文化底蕴的载体,是彰显一个城市区域特色、民俗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不断更新过程中,许多街区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的保护,只注重相应的历史建筑和开发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一些街巷空间和肌理的延续等,导致许多历史文化要素遭到不可恢复的破坏。针对这一情况,以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采用构建数字化平台、测绘建档、建模、实地走访、查询历史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系统完整地梳理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资源后进行归档归类。
2022年10期 v.29;No.332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静;
深圳市罗湖区水贝布心片区属于城市核心亟需更新发展的区域。通过梳理产业发展环节、厘清产业发展诉求、引入产业发展理念,规划提出产业发展定位及策略,有效地指导城市片区的未来发展。通过重视产业引导及多方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从空间发展层面梳理产业和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强调更新规划研究的统筹性与落地性,重点关注城市核心地段旧工业区的更新发展,实现对联系区域更新统筹发展的有效指导。
2022年10期 v.29;No.332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绍龙;
近年来,立足于生态人文优势,坚持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总体层面的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针对城乡不同的交通环境、历史文化、空间要素等,坚持区域建设以规划设计先行,以彰显城市特色魅力为目标,是社会进步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简要分析城乡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大朗镇15分钟生活圈规划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分析项目总体建设规划思路,详细介绍项目交通、活动空间的具体规划建设方向,以体现城乡公共生活区域中人作为空间主体的重要性,重视社会公共活动发生的空间场所建设。
2022年10期 v.29;No.332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斌;欧静竹;
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具有投资规模大、项目回收周期长、参与部门众多等特点。目前,道路建设获取土地空间的主要方式仍是土地征收,随着社会各项成本的上涨,土地的获取成本也随之大幅提升,使得道路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往往面临建设延缓、预算不足等困境。在传统土地征收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结合城市更新的政策方法,政府向原土地权益人适度释放土地发展权,构建“利益共同体”,从而提高土地权益人积极性,降低土地的获取成本。
2022年10期 v.29;No.332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腊鹏;汤石慧;
随着自贡市的城市发展和变迁,其自20世纪工业时代遗留的老旧住宅社区公共使用空间面临过时、空间不足、无法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需求等问题,部分社区为了解决问题,开始对社区进行更新优化。在此背景下,以自贡东锅宿舍为例,探寻在“日常都市主义”的视域下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可能性。
2022年10期 v.29;No.332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韦峰;曾勤;王仁华;
南宁市“三街两巷”项目金狮巷银狮巷保护整治改造一期工程是按建新如旧、修旧如旧的风格建设的广西历史文化街区。根据场地特点和建筑特殊要求以及水消防设计内容,采用共用室外消防给水管网、采用旋转喷头、增设简化版室外压缩空气泡沫管道系统、增设临时高位消防水箱等水消防技术措施,提高室外场地空间与地下室利用率,实现建筑外立面的完整性和商业布置灵活性与使用舒适性,增强项目安全性,实现项目安全性、功能性、特色性的有效统一,满足建筑工程分批竣工验收使用目标。
2022年10期 v.29;No.332 136-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景;唐嵩;徐国蕾;
近年来,随着乡村建设不断推进,也逐渐将乡村景观建设纳入其中。乡村景观不仅会增添乡村特色,而且会对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基于现阶段乡村景观体系建设领域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提升乡村景观的吸引力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乡村景观建设的重要性。
2022年10期 v.29;No.332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宇;范嘉宸;阳洋;王艺蒙;郭奇晨;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公园的品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而老年人作为主要使用群体,其所代表的可达性与安全感需求日益凸显。以合肥市环城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SPSS软件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研究方法,参考相关文献,筛选6个可达性因子和19个安全感知因子,并构建具有二级指标的可达性评价体系和具有三级指标的安全感评价体系,把握亲水空间可达性与安全感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增进公园高质量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2022年10期 v.29;No.332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时沁;
随着现代城市化发展,我国城市社区空间配置不合理、空间隔离与排斥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部分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过分追求商业效益,导致其忽略了人本属性与公共价值,社区属性的服务供给与居民实际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以珠海横琴南片区住宅地块周边临路绿地范围景观规划为例,采用分级评估、分区赋能的规划方法,渐进式活动空间布局方式,注重平衡住区边界空间的公共开放性和相对私密性,同时考虑了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的灵活转换机制,兼顾了居民的多元需求,是景观规划层面探索城市开放式社区边界公共空间的新思路。
2022年10期 v.29;No.332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海虎;
铺装历来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构景元素,其多样的形式与深刻的内涵展示出古人精湛的造园手法,而历史中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铺装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因此,借鉴其铺装手法为现代园林设计所用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清代江南私家园林中铺装类型及形式进行梳理,并提出其铺装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法。
2022年10期 v.29;No.332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凯阳;余璐;杨伟同;
为了打造“一桥一景”的地标性桥梁,以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为例,通过对周边环境和区域文化的调研与分析,确定设计主题,并采用新古典主义设计手法,打造出一座具有地域特色的网红桥梁,该桥梁的成功塑造可为地标性桥梁的打造提供借鉴。
2022年10期 v.29;No.332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赖昱宏;袁园;
蜀道是古代关中通往蜀地的交通要道,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蜀道(广元段)沿线群山环绕,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千年历史中人与自然共存作用下,具有独特文化气质的村落少数遗存至今。受驿站、自然环境、交通枢纽等因素影响,村落民居建筑、构造物、道路等方面有鲜明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022年10期 v.29;No.332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丽娜;曹仁勇;刘玉华;
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北京市承办的最高级别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江苏园围绕世园会主题,坚持江苏文化与江南园林艺术相结合,秉着“苏山苏水苏诗画、苏乡苏愁苏人家”的设计构思,精心打造“诗画水乡,苏韵家园”。展园以地形、假山、水体为骨架,搭配植物、建筑,融入江苏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构建四季主题景观功能分区,展示诗情画意的江南家园。
2022年10期 v.29;No.332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大雁;董晓珊;尹康;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的生态基底,也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触媒的滨水景观不仅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而且应触发后续的城市开发,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滨海三河六岸滨水区景观规划以塑造城市整体公共空间系统为出发点,以构建绿色生态活力带为目的,通过修复滨水生态、塑造富有活力的绿色生活带、营造链接“时”“空”的文化场景等策略推进滨河、城市和市民生活融合,助力滨海高品质发展。
2022年10期 v.29;No.332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艳艳;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景象,为凸显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上杭景观风貌规划通过对现状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人工环境的挖掘,对风貌分区、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建筑风格等城市整体风貌和城市特色空间要素进行控制,探索上杭县景观风貌规划,提炼符合上杭特色的景观风貌,为改善和营造美好的城市形象提供参考性建议和具体实施措施。
2022年10期 v.29;No.332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学飞;
在东莞市万里碧道推进建设中,各镇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均不同,镇街的经济发展带来水质污染却基本一致,经过近几年的水质提升及雨污分流,部分河道已经消除“黑、臭、黄”等,但生态建设及碧道完善还处于空白。通过此次厚街镇碧道项目实施,对其他镇街面临同类项目建设提供思路,为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撑。
2022年10期 v.29;No.332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王迪;
现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如何从文化、景观、建筑、活动策划等方面综合保护和开发传统街道逐步得到重视。以襄阳古城北街为例,通过调查研究与设计思考,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探讨对于传统古街的保护、更新和开发。
2022年10期 v.29;No.332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盈乾;杨宇豪;赵嘉敏;
露天集市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集市一直与城市的发展相契合。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城市治理加强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露天集市面临被拆除、升级或改造重建的命运。研究在露天菜市场交通混乱、业态复杂、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调研,从空间包容视角进行归纳与分析,从资源分配的公平与合理、选择的多样化与灵活性、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3个角度提出优化方法与策略,建立空间包容性视角为基础的空间改造方式,为露天集市的空间优化和管理整治提供新思路。
2022年10期 v.29;No.332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晓昱;
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空间已经成为建筑师构思方案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使用者对建筑空间不同感受的参数化设计显得更为突出。空间句法作为一种空间设计的量化考核与设计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接受和采纳,基于计算机数据分析与应用的设计方法使建筑空间设计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太原市十二院城住宅小区为例,探讨这一理论在住宅设计中的有效应用,以期达到创造宜居人居环境的效果。
2022年10期 v.29;No.332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镇泰;
居住区建筑空间规划在其效益、经济、产品,尤其是美学效果等方面长期被重视,却忽视了它的社会生态效益。关乎每个人日常生活品质的微观人居环境建设长期滞后,使我们离朋友、自然、生活越来越远。深化社会治理战略、对居住区建筑空间规划全方位品质提升的存量更新诉求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以东莞市天寰广场项目为例,研究居住区建筑空间规划的空间结构与布局形态,以适居环境理念为基础探寻生态人居在建筑空间规划设计中的展现与应用,以及生活圈的规划要义,力求规划设计兼得美观与功能,让居民舒享生态栖居,环抱理想生活。
2022年10期 v.29;No.332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婷婷;杨丽娜;
人口老龄化、医疗信息学、移动医疗、远程医疗、智能数据中心和医疗物联网的发展,为老年人的护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许多发达国家在智能养老、养老住宅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研究,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系。然而我国对于智能养老,适合老年人住宅设计等方面仍处于设计的初级阶段,传统意义上的养老住宅设计仍在无障碍设计等方面停滞不前,设计中缺少科学技术、智能化的融入。本文在剖析老龄人群的心理、生理、行为活动特征等方面和结合我国发展现状的根本上,探讨在养老居住空间设计中融入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化系统,并结合空间人性化设计原则,进行智能化养老空间设计。
2022年10期 v.29;No.332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明佳;
随着茶马贸易的兴起,康定城上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文化现象——打箭炉锅庄。在康巴文化中,锅庄一词有多种释义。目前国内关于锅庄的理论研究多以歌舞艺术或贸易机制等内容展开,尚缺乏建筑空间的聚焦。以康定锅庄的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符号学理论的方法,结合社会和历史的研究,对其空间特征及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以文化符号学的视觉探析锅庄建筑空间的符号化构成,并提炼锅庄建筑符号的社会文化意义,为川西现代地域建筑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10期 v.29;No.332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晓曦;
公众参与是城市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人民意识的增强,公众参与的意识也逐步加强。通过国内外研究,得出现在城市设计中的公众参与存在平台、管理与专业问题。广州在项目实践中建立“专家把脉、专业团队支撑、持续与民众媒体互动”多维度的公众参与方式,在总体城市设计、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施型城市设计等不同阶段进行公众参与方式的探索,传导设计价值观。
2022年10期 v.29;No.332 20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霜竞;
温泉度假酒店是我国现在酒店设计中的特色方向,针对现存温泉度假酒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设计主题性强、独具特色的温泉度假酒店为目的,深入研究营造空间氛围的设计手法,并以传统日式建筑空间为例进行分析、理解和应用。
2022年10期 v.29;No.332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浩;
大学校园的交通一般需围绕教学功能区之间的通行时长而定。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道路类别宽度,为最大程度缩短通行时长,对在校师生人数和校区面积进行统计,并基于这些要点进行通路规划。
2022年10期 v.29;No.332 209-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畅;
住建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控,以深圳市大鹏半岛建筑风貌实施指引项目为例,结合当前城市对于建筑风貌的管控缺失,论述在控规层面,通过建筑风貌指引与传统控规管控体系相结合建构地方城市特色,体现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和城市精神。
2022年10期 v.29;No.332 212-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永荣;
社会转型发展时代背景下,电子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朝着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带来工业发展的转型。近几年,各地区加大了智能电子产业园区建设步伐,涌现出不少智能电子产业科技园,为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等提供研发及生产场地支持。主要就智能电子产业园区设计问题进行探讨,结合经河新城创维智能电子产业园项目,介绍电子产业园区的具体规划策略。
2022年10期 v.29;No.332 215-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春艳;
“尺度”一词诞生较早,也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近人尺度则是指在个体视角范围内的空间,个体的认知与注意力能够比较集中,所以这个范围内的空间构成也能够很容易被公众所欣赏;“公共空间”的定义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公共空间的定义以及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外部空间三者的关系。通过研究提供几种设计方法,将公共空间的近人尺度范围设计成更容易吸引公众的空间,以达到公共空间存在的目的。
2022年10期 v.29;No.332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林芳;
随着当前城镇消防建设力度加大,消防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越来越重要。消防站作为消除火灾的专业性机构,是消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消防站点基础设施建设更强调功能性特征,而随着现代建筑理念的成熟,基于城市形象整体打造的现实诉求,在消防站点设计中也更强调功能以外的人文关注、特色化设计。以梅州市叶剑英纪念园消防站设计为例,探讨特色建筑消防站设计的新理念,既能满足基本的消防需求,确保消防作业的流畅性,又要有其自有特色,使消防站点与周边建筑、城镇整体文化风貌相契合,相得益彰。
2022年10期 v.29;No.332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雪;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低碳生态发展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将低碳生态理念和方法融入控规编制,对于城乡规划建设的低碳转型意义重大。结合横琴的规划实践,探讨控规层面的低碳生态规划策略,构建系统性低碳生态要素体系和“单元-地块”双层级的控制指标体系,通过整体统筹引导与局部精细控制相结合确保低碳生态目标的实现。
2022年10期 v.29;No.332 22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任晓彬;
现代室内空间界面是对平面构成元素点、线、面的反复对比、组合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构建而成,平面构成视角方法是现代室内空间界面设计的主要手段,因此从平面构成视角分析现代室内空间界面设计,可通过不同的平面构成方法实现室内空间风格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设计,并实现室内空间的优化利用。
2022年10期 v.29;No.332 227-228+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晓琳;姜中天;宋波;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配套采用大量临时设施。通过分析冬奥临时厕所工程条件及技术需求,采用集成设计技术,整合现有先进技术、设备、产品体系,增强临时厕所的特殊环境及气候适应性,实现临时厕所污水污物就地消纳回用和异地装配重建,提升了临时厕所的使用舒适度。
2022年10期 v.29;No.332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磊;
社区绿道具有形式灵活多样、分布广泛、贴近居民生活的特点,可有效减缓中心城区高密度发展带来的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通过分析不同群体的需求,探究人性化社区绿道系统设计,以期望在规划层面通过构建人性化的社区级绿道为我国建设低碳节能城市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22年10期 v.29;No.332 232-23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THAD)成立于1958年,为国内知名建筑设计机构。依托于清华大学深厚广博的学术、科研和教学资源,作为建筑学院、土水学院等院系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基地,秉承“精心设计、创作精品、超越自我、创建一流”的奋斗目标,设计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现有工程设计人员13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勘察设计大师4人。
2022年10期 v.29;No.33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项目依托现有大健康与中医药产业基础,瞄准产业链短板与城市发展诉求,构建“大健康总部花园办公区、中医康养特色文化街区与五女山民族文旅度假区”三大功能片区,充分挖掘存量资产价值与城市蓝绿资源,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修复引领江北园区建成“山水文园、零碳小镇、健康新城”。
2022年10期 v.29;No.332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慎娟;蒋德裕;
<正>设计作品为桂林市资源县梅溪镇镇区沿茶坪河两岸新街部分的景观改造,景观改造的内容主要包含新建风雨桥1座、沿江住宅立面改造及沿江街道的道路修整及绿化提升。新建风雨桥主要依托原有桥梁的主体结构,采用桂北梅溪镇常见的简易风雨桥形式,在注重实用、经济的基础上体现地域特色;沿江住宅立面改造的色彩运用传承桂北山地传统民居的深灰色调,同时辅以木材质,建筑局部有干栏式建筑的形式,屋顶和檐口在尽量维持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统一化处理,以取得更强的秩序性,住宅立面辅助装饰以灯笼、玉米等突出乡土性的物品为主;沿江的绿化尽量采用原生植物,并进行维护整修,
2022年10期 v.29;No.332 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琦;
<正>~~
2022年10期 v.29;No.332 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志谦;
<正>~~
2022年10期 v.29;No.332 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芯然;
<正>~~
2022年10期 v.29;No.332 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2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于2008年由国际光伏专家吴选之教授等人创建,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能源领域课题,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率先在中国实现了自主研发碲化镉薄膜太阳能技术的产业化,电池效率达到国内外卓越水平,是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的行业领跑者。现已开发出发电墙、发电瓦、发电砖等8大类,50余种可适用于不同建筑应用场景的碲化镉薄膜光伏发电建材产品,可根据不同需求灵活定制颜色、图案、形状、尺寸、透光度等,真正实现光伏发电建材在建筑应用中替代传统建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约煤炭化石燃料使用的同时,
2022年10期 v.29;No.332 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