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空间

专题

  • 城市泛景观:新时代生态景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赵文斌;杨陈;

    <正>"城市泛景观"是从城市宏观、纵深角度研究城市景观:城市景观不仅是绿色的景物或自然场地,还是一个整体连续的、弹性可生长的,并能协调"自然""城市""建筑""人"的关系且使之和谐共生的有机系统。城市泛景观营造的系统具有"三性五化"的特征:整体系统性、科技智能性、在地乡土性;生态化、人文化、艺术化、场景化、精细化。"十三五"时期,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21年03期 v.28;No.313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专题_城市泛景观:新时代生态景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 城市泛景观“五步营造法”探索

    赵文斌;杨陈;褚天骄;沈楠;董荔冰;杨钰;周亦白;

    基于城市泛景观理论体系,从泛景观理论体系的主要作用力"泛景观力"的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出发,提出泛景观系统构建的"五步营造法"策略,即"寻此势""明远道""营四境""优两术""理五微",并经过多个项目实践论证得出此策略符合认识事物从整体到局部、从客观到主观、从掌握规律到转化变通的一般规律,可用于指导项目实践。

    2021年03期 v.28;No.313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泛景观评价体系研究

    赵文斌;徐瑞;熊杰;李文婕;万松;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凸显。基于城市泛景观系统理论,在确定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以城市泛景观系统的主要作用力为切入点,构建涵盖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85个四级指标的城市泛景观系统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可量化的评价方式指导和评价城市泛景观建设,丰富城市泛景观理论体系。

    2021年03期 v.28;No.313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泛景观“五步营造法”之城市规划实践——以广东江门人才岛整体规划为例

    杨陈;赵文斌;沈楠;董荔冰;

    "五步营造法"是构建城市泛景观系统的五大策略,符合认识事物从整体到局部、从客观到主观、从掌握规律到转化变通的一般规律,用于指导项目的实践。以江门人才岛项目为例,结合城市泛景观"五步营造法",把握区域及城市发展大势,立足生态,因地制宜。通过传承肌理、串联水脉、连通成环、有机生长、组团布局五大策略,营造人才岛的生境、画境、意境和人境之美。实现从项目策划、建设到运维全过程参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江门人才岛打造成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建设的先行示范标杆,实现"绿水青山、景城合一"的城市新意向。

    2021年03期 v.28;No.313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泛景观“五步营造法”之海绵城市实践——以上海星空之境公园为例

    杨陈;赵文斌;杨钰;周亦白;高晓宇;

    基于城市泛景观理论体系,充分运用城市泛景观力,不拘泥于地块本身,将城市内孤立、片段的特色景观资源活化,并与"自然、城市、建筑、人"有机整合成为统一的城市大景观系统,充分发挥景观对城市的统筹、引领、串联、渗透等作用力,发挥景观资源对城市的特色塑造、活力打造作用力。通过"五步营造法",即"寻此势""明远道""营四境""优两术""理五微",打造承载临港活力、凸显天文主题、建设海绵示范,特色明确、景城合一、生态美好的城市新意象。

    2021年03期 v.28;No.313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4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泛景观“五步营造法”之城市公园实践——以广东江门人才岛潮头中央公园为例

    董荔冰;杨陈;袁泽;孙平天;

    在"绿水青山,景城合一"的规划背景下,对现状鱼塘进行微创介入,形成具有趣味路径的慢行体系、低成本投入的海绵体系、可作为户外课堂的科普教育体系和多样互动安全的儿童活动体系,构建16处富有诗意且具侨乡人才文化的特色节点。从设计到施工,全流程把控景观各专业与细节,打造综合精品生态公园。

    2021年03期 v.28;No.313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泛景观“五步营造法”之基础设施实践——以广东江门人才岛高速立交花园为例

    杨陈;陈涵宇;袁泽;孙平天;

    作为人才岛建设的先行启动项目之一,高速立交花园通过梳理现状条件"变废为宝"。基于城市泛景观"五步营造法"理论,将高速立交下的废弃地打造成为"生态自然、绿色休闲、活力共享"的桥下花园。设计在赋予其生态海绵、休闲运动健身功能的同时,通过疏林草花的植被搭配、缓坡坑塘的地形梳理,为潮连岛打造一处清新疏朗的花园,是江门市第一处利用立交桥下空间建造的大型公园,未来将成为珠西地区首创的立交绿化典范,是展现江门新时代文明风貌的窗口。

    2021年03期 v.28;No.313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泛景观“五步营造法”之现场管控实践——以上海星空之境公园DBO为例

    杨钰;赵文斌;杨陈;

    以设计为牵头,将项目管理与城市泛景观理论技术体系相融合,确保项目高质量呈现。设计牵头单位组建专业设计团队,建立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从方案设计、技术论证、施工图设计到现场落地实施全过程参与。设计管理与技术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相渗透,完善工作流程,实现从单一设计到多专业统筹多阶段参与的一站式服务与管控,充分发挥设计师主导性,提升设计价值,实现项目进度、质量、投资有效结合,保证项目品质效果及功能,满足项目运维绩效考核指标。

    2021年03期 v.28;No.313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究进展_城市更新

  • 北京河道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以北京延庆寺棚户区更新为例

    赵芸立;

    北京的河道文化遗产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产物,随着时代变迁,很多文化遗产淹没在周边高楼大厦中,与人们的生活割裂。以北京长河文化遗产延庆寺为例,通过延庆寺及其周边棚户区的更新改造,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思路及规划方法,使其焕发新活力。

    2021年03期 v.28;No.313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京津冀近现代铁路工业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黄雨;张英琦;张庆宏;

    我国近代铁路建设发轫于京津冀地区,晚清时期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铁路网络,主要线路包括京奉、京张、京汉、津浦、正太5条铁路干线。京津冀地区近现代铁路历经百年经营,直接参与了区域社会的近代化历程,并对京津冀地区的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我国近代铁路建设发展史及区域城市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研究,试图从历史发展角度建立京津冀近现代铁路工业遗产价值体系,对区域铁路工业遗产发展传承策略的相关研究提供价值支撑。

    2021年03期 v.28;No.313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研究进展_乡村振兴

  • 北京市级传统村落闲置传统民居现状解析及保护利用探究

    孙颖;陈朝乐;

    传统民居作为北京市级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快速城镇化出现大量闲置现象。长时间闲置的传统民居加速建筑的损坏,进而破坏村落的传统风貌。结合北京市级传统村落的保护评价监测工作,对29个北京市级传统村落进行闲置传统民居调研,总结现状问题,探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政策与利用模式建议,进而推进传统村落的发展。

    2021年03期 v.28;No.313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传统村落民居建筑风貌特征与保护发展策略研究——以隆盛庄为例

    张沛鑫;王卓男;高超;

    在城镇化建设时代大潮中,传统村落保护与延续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相较一般村落,传统村落具有更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以我国第一批传统村落中的内蒙古自治区隆盛庄村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其村落民居的建筑风貌特征与街巷空间结构,以问题为导向,探讨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策略。

    2021年03期 v.28;No.313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7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从日常之物到乡村之景:日常陶具在宜兴乡村住宅环境中的设计跨界与形式生成分析

    曹勇;

    通过剖析陶缸、陶罐转化为地域性乡村居住环境设计语言的手法与演变类型,分析当代地域生活物品设计跨界现象中的形式生成规律,即陶罐形式的符号迁移、结构组构与观念重构。对思考当代地域工艺文化传承与转型及乡村住宅环境景观中的意义塑造与形式创新大为裨益。

    2021年03期 v.28;No.31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存量背景下的乡村策略性触媒设计研究

    宗振振;李冰峰;陈欣;

    针对当下乡村人口流失引发的"空心村""存量"及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盲目照搬城市规划理念等问题,研究乡村活化及城市触媒研究理论成果,为减少乡村存量建筑和土地集约利用提供思路,同时也为乡村的活化与发展探索新道路——乡村触媒。乡村触媒需要策略性设计,即创造机会的核心,围绕核心进行一系列开发,进而兼顾乡村空间、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统筹发展。乡村策略性触媒设计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意义,不限于事物的发生时间和地点,根据触媒反应过程的需要应运而生。

    2021年03期 v.28;No.313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收缩背景下楼上村振兴的活态传承模式

    王浩;戴彦;

    立足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剖析历史村镇振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梳理现阶段历史村镇在乡村收缩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静态的保护模式、粗放的发展方式、单一的参与主体。在对"历史村镇活化"进行国内外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总结"活态传承"的内涵特征,将活化的核心确立到历史村镇文化价值的动态传承上,分析历史文化价值与"三生空间"的耦合关系,对历史文化价值语境下"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3个维度的振兴路径进行谋划,探究"活态传承"模式下历史村镇的振兴思路,统筹考虑"传承""发展""参与主体"3个方面,实现"精明活化"。

    2021年03期 v.28;No.313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4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研究进展_住宅建设

  • 新冠疫情视角下的河北燕郊居住区景观调查与研究

    冉莉敏;翟航;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各居住区均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居家隔离成为生活新常态,适宜的居住区景观对公众健康意义重大。以河北燕郊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景观评价数据,研究疫情期间居住区的环境状态,并用SPSS23.0软件对192份有效样本进行频数分析,研究影响燕郊居民生活的景观因素,并探讨未来居住区景观健康发展的可行性趋势。

    2021年03期 v.28;No.313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6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居民日常活动特征的社区非正规空间分析与规划研究

    陈思尧;李卓然;

    从社区日常活动视角,以文昌里小区为例,对社区居民需求情况和因日常活动产生的非正规空间进行分类总结,通过实地研究总结了社区非正式空间的基本特征、居民的基本情况和活动需求,利用空间句法分析空间的可达性,探讨非正规空间形成的因素及其布局的特征,并对秦皇岛文昌里小区提出空间更新优化建议,对社区整体进行更新改造。

    2021年03期 v.28;No.313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6K]
    [下载次数: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研究综述

    杨振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大量老旧住宅居民对于加装电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加装电梯工程量的不断增加,电梯的方案设计也越来越多,但也伴随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总结近3年对于老旧住宅钢结构加装电梯的研究,阐述加装电梯设计整体和局部的新方案及施工中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及解决办法。

    2021年03期 v.28;No.313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3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混居社区中公共空间布局模型构想——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

    张涵;李春玲;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收入差距扩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逐渐显现,推行混居社区成为目前较有效的缓解方式。在收入水平差异较大的混居社区中合理安排其公共空间的分布,成为研究重点。研究利用规划学理论提出混居社区公共空间梯度性分级布局模型,尝试在平衡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上,探索混居社区中公共空间的配置方式。

    2021年03期 v.28;No.313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设计视界

  • 空间设计哲学的“有”与“无”

    庞辉;

    通过对中西室内设计中的"有"与"无"的理论思考,为室内空间可变设计系统找到设计理论依据,提出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仍需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同时要跟上世界的步伐。

    2021年03期 v.28;No.313 95-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规划转型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探究

    范后浩;

    回顾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传统粗放扩张式城市开发模式带来一系列问题,给城市发展造成阻碍。生态城市建设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必将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向生态城市方向转型的必要性及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在总结国内外经验基础上,探索未来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2021年03期 v.28;No.313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新区市政园林建设要点分析

    尉婧明;

    依托泉州台商投资区市政园林专项规划设计项目,系统研究新建城市的市政园林建设需求,并对建设要点进行分析,总结市政园林专项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通过分析新区的市政园林规划设计,研究市政园林建设给新建城市带来的影响,为类似新区建设,尤其是市政园林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2021年03期 v.28;No.313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园林地形设计方法探究

    郝嘉;贾红旗;

    以沁河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探讨园林中的地形设计方法。介绍项目中重要节点及道路两侧的微地形设计,论述地形与空间设计、种植设计、排水设计等方面的关系,寻找达到最佳设计意图的科学地形设计方法。

    2021年03期 v.28;No.313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书法美学在城市天际线建构中的应用研究

    高佳杰;张越;

    城市天际线是大尺度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立足书法美学与城市天际线美学的相通性研究,阐述书法美学中的笔法美、墨法美、章法美三大美学特征与城市天际线美学中的形式美、色调层次美和秩序美的对应关系,指出书法美学的美学原理和构建方式值得在城市天际线的设计和建构中被借鉴与传承。

    2021年03期 v.28;No.313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1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中小学教学空间需求设计研究

    胡晓青;吕元;李林;李梦;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育生成人",关注学生天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对国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基础教育教学空间发展的梳理和分析,提出借鉴国外关于教育理念、个性化课程设置、校园文化融合,将形成有助于激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空间体系,为我国教育空间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2021年03期 v.28;No.313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FD)的高校餐饮建筑功能复合化需求研究

    吕元;朱响;张健;

    质量功能展开(下称"QFD")作为由顾客需求驱动的创新设计方法,将其引入高校餐饮建筑功能要素配置研究中,基于在校师生需求调查结果,分析食堂功能要素,建立各功能要素相关矩阵并进行定量评价,从需求角度提出高校餐饮建筑功能复合化配置建议。

    2021年03期 v.28;No.313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8K]
    [下载次数:7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人防地下室主要出入口防护设计要点研究

    刘洋;

    人防地下室需达到整体防护才能实现对各种武器的抵御作用,人防主体与口部构成人防地下室整体,由于主体部分皆由钢筋混凝土外墙、临空墙、顶板及底板围合而成,所以主体防护能力较强。但用于平时与战时使用的口部相对薄弱,口部包括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和备用出入口,皆为战时进风或进出部位,在经受核生化武器袭击下,易受到破坏。一旦口部遭到破坏,人防地下室的功能受损,所以人防工程的防护重点是人防地下室口部。

    2021年03期 v.28;No.313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7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科技_规划设计

  • 生态环保理念下现代竹构建筑设计探析

    甘心怡;朱一辛;

    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回顾竹构建筑的历史,并对竹构建筑的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由此从生态角度对现代竹构建筑发展前景进行思考,旨在促进竹构建筑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2021年03期 v.28;No.313 121-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塑造“城市-乡村磁铁” 探索城乡共生——天津主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思考

    冯天甲;

    从引发城市病的关键要素——居住空间切入,以天津主城区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天津主城区居住空间现状,并剖析规划设计管理层面的误区与问题。在梳理百年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脉络的基础上,探索天津主城区居住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塑造"城市-乡村磁体",实现城乡共生。

    2021年03期 v.28;No.313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可持续发展的精致城市设计研究

    杨光;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使城市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并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如何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全面优化城市环境,成为城市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城市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建筑理念,在全面提高建筑质量、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力度。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提出创新性的建筑与设计方法,以期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2021年03期 v.28;No.313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利用潜力研究

    陈丽君;刘海臣;

    吸收雨水是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因此要对雨水利用进行研究,以建立起一个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利用潜力的评价体系,并且依据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利用的情况,包括雨水利用效率、现状、经济可行性、区域生态环境以及雨水的综合需求等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评价雨水利用的潜力,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建设。

    2021年03期 v.28;No.313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排洪河道防洪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徐平波;夏晨超;王成;

    根据某区政府水污染治理要求,需对某城市排洪河道进行防洪能力评估,根据河道所在区域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等资料,结合附近雨量站的设计暴雨资料,采用MIKE11构建河道一维水动力模型,同时分析河道的上下边界范围,确定合理的边界条件,并通过模型运算得出现状河道水面线成果,从而得出现状河道堤防安全超高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实现对河道防洪能力的评估。计算结果表明,该河道现状防洪能力明显不足,多处位置不满足河道规划防洪要求,并给出相关建议。

    2021年03期 v.28;No.313 130-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创新经济背景下的产业园区土地混合使用模式研究

    孟兆阳;张印松;陈琳娟;

    创新经济背景下,单一性质的土地供应与市场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加明显,土地混合使用成为规划研究的重点。天津武清京津产业新城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4+N"功能承接平台之一,未来将承载创新型产业功能。以其为研究对象,探讨产业园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如何分层次地构建土地混合使用模式。

    2021年03期 v.28;No.313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旌德县城区教育设施布局优化策略研究

    田盛伟;

    通过对安徽省旌德县城区办学条件和生源的现状分析,提出各类教育设施布局调整规划和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用地现状及用地条件,控制布点学校的发展预留用地范围,以便在条件成熟时,改善学校的用地状况。

    2021年03期 v.28;No.313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综合体开发利用探析

    徐冰;

    基于城市综合体的概念,高铁核心区由交通枢纽、商务会展、商贸、娱乐旅游、休闲娱乐、住宅、酒店、医疗等功能板块组成。以通道经济与外向型经济为基础,通过铁路建设及综合开发,带动商贸产业发展带的发展,改善工农产业经营分布散、竞争力弱的特点,促进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2021年03期 v.28;No.313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文化产业介入下的济南中心城区工业遗产更新机制研究

    豆丁;杨砚茹;

    工业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与利用是我国当前城市建设活动中的重要工作。理论与实践证明,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工业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利用可实现良性互动,文化产业介入是工业遗产更新的最佳模式。基于对工业遗产更新与文化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以及对文化产业介入下国内外工业遗产主要更新模式的总结,提出济南中心城区工业遗产更新的现存问题与发展策略。

    2021年03期 v.28;No.313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三线建设对兰州现代工业的影响分析

    李斌;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展的三线建设是党中央根据当时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并结合我国工业的不合理布局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兰州市是甘肃省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我国先后在兰州投资建设的项目达35个,对兰州现代工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2021年03期 v.28;No.313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罗杨;

    分析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探讨大数据时代下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路径及智慧城市的整体架构,提出大数据时代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方向。

    2021年03期 v.28;No.313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划分析

    廖雄;

    高层建筑在规划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安全问题。在规划设计时,需要对建筑的空间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进行全面排查和检验,尤其是消防安全领域。高层建筑空间结构较为复杂,一旦发生火灾,人身及公共财产安全都要设法得到保障。然而,如今在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划中存在诸多现实矛盾急需解决,因此,针对问题寻求解决路径尤为重要。

    2021年03期 v.28;No.313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城郊旅游地的构建——以绵阳仙海度假村概念设计为例

    马瑞晨;叶舟;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旅游业发展停滞甚至出现下降趋势,但为城郊旅游提供了发展机遇。以绵阳仙海度假村概念设计为例,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城郊风景地的构建,以及规划设计及营造手法等方面提出建议。

    2021年03期 v.28;No.313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广州骑楼建筑探析——以北京路骑楼街为例

    石瑾颖;郭金;

    广州骑楼建筑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可以说是广州近代历史的见证者,以鲜明的地域特征与浓厚的民族特色在岭南建筑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广州现存比较完好的两段骑楼街分别位于中山五路以北和北京路新华书店到财政厅前的两段路上,两段骑楼街虽相距不远,但其风格特点因建造时间不同等原因有显著差别。主要分析广州北京路一带的骑楼建筑风格,对比两段骑楼街的异同,分析其艺术特征及历史文化价值。

    2021年03期 v.28;No.313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1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创新与融合

    薛虹;

    中国传统纹样作为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期许的一种吉祥图案,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纹样与现代建筑装饰的结合,不但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满足现代人对好运的期盼和对吉祥的向往,还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主要对中国传统纹样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创新与融合进行研究和探讨。

    2021年03期 v.28;No.313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张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消费意识逐渐转向绿色环保消费层面,对城市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注重绿色环保理念,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当前,绿色建筑理念已经被运用于建筑设计的各环节,在该理念引导下,建筑企业将持续加大绿色材料的使用力度、把关绿色低碳设计环节、加强各方联动绿色设计,以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

    2021年03期 v.28;No.313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基于人本主义思考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转型

    周沁;

    近年来,城市空间私有化程度不断加深,公共空间则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和不足,其所承载的公共生活也因公共空间的失落而失落,因此,公共空间的转型和重建成为各个领域共同关心的话题之一。解释了公共空间的多样性概念,并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而给出了空间模糊化、设计者多样化、设计持续化3个初步建议。

    2021年03期 v.28;No.313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三国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表达与运用——以许昌文化公园景观规划为例

    刘忆;

    许昌从南北朝至清代,一直都是中原腹地,群雄逐鹿、兵家必争之地。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在此建都,许昌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曹操在许昌经营了25年,展露了他的胆识和雄才大略。因此,曹魏文化成为镶嵌在许昌这座古老城市上空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次"梦回许都"主题园立足曹魏文化特色,为三国文化产业新区打造一个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以城市文化为依托的城市生态走廊和活力玉带。

    2021年03期 v.28;No.313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超高层民用建筑避难层变电所设置的经济技术分析

    谢远溪;王向彬;

    针对某400m超高层建筑变电所设置的经济技术分析,分析GB 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第7.2.3条第3点"设置在避难层的变电所,其低压配电回路不宜跨越上下避难层"的合理性。

    2021年03期 v.28;No.313 159-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物”与“心”到中西建筑文化的哲学思考

    田时雨;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又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进而促进事物的发展。建筑的发展与进步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同地域、环境、人文滋养不同的建筑文化,不同的建筑文化哺育不同的建筑。通过中西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证,分析建筑文化差异及建筑形制的差别。

    2021年03期 v.28;No.313 1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1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绿色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节能应用

    罗忠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发展水平与建筑智能化不断提升,将计算机作为核心对建筑物各项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势必取代常规仪表与局部模拟监控装置。为实现此目标,弱电系统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介绍弱电系统的构成,探讨弱电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2021年03期 v.28;No.313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科技_乡村振兴

  • 美丽乡村规划及推进策略

    张鹏;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致力于改善农村人口生活环境,缩小城乡经济差距。通过介绍美丽乡村规划目标、基本原则和推进要素,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农村产业结构建设、农村发展环境整治和特色乡村文化建设等建议,以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规划体系,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发展、农民致富。

    2021年03期 v.28;No.313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景观基因视角下传统村落发展规划探索——以繁峙县茨沟营村为例

    张志宇;贺美芳;李晨彦;

    茨沟营村于2012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传统村落。该村落历史悠久、格局完整、历史遗存丰富,保留了完整的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运用景观基因"胞-链-形"结构分析理论,从村落景观基因形特征、街巷景观基因链特征、景观基因胞特征3个方面对茨沟营村的景观基因进行识别与提取,建构景观基因图谱,提出发展规划方案。

    2021年03期 v.28;No.313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全域旅游视角下生态保护型乡村发展研究——以金庭镇石公村为例

    王晶晶;

    生态保护型乡村自然资源优势突出,是乡村发展的基底条件。但是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多重环境保护要求制约,针对其资源开发利用未形成合理的秩序。全域旅游的理念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从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要素配置3个方面探讨生态保护型乡村的发展路径,并以苏州金庭镇石公村为例,分析其发展策略。

    2021年03期 v.28;No.313 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6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河南传统村落特征与保护研究

    肖雄峰;欧阳吟;

    传统村落是我国人民数千年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珍贵的乡土历史文化遗产。河南曾经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 000多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丰厚的文化积淀,在中原大地上散布着众多传统村落。通过现场调研与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河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现状,总结河南传统村落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和发展策略。

    2021年03期 v.28;No.313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西藏地域主义建筑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唐蝶;邓传力;

    地域主义是一种自觉意识对地方建筑的关注。如今现代建筑日趋国际化风格,国内每个城市形态更是呈现千篇一律的面貌。近几年,西藏城市化进程加快,迫切需要对地域主义的重新思考和本质回归。基于对西藏城市现状的思考,从建筑原型和场所因素两方面探讨西藏地域主义建筑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2021年03期 v.28;No.313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9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城镇化建设视角下乡村生态搬迁策略研究——以浙江省泰顺县为例

    毛蓝平;

    易地生态搬迁是现阶段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偏远地区乡镇脱贫攻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浙江泰顺结合自身城镇化发展建设的特点,紧紧围绕"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创新实施"生态大搬迁"扶贫模式,在实践中探索出易地搬迁的有效路径,努力实现下山脱贫、除险安居、生态保护、山区城镇化有机统一,全面总结生态搬迁经验,打造全国生态扶贫样板县。

    2021年03期 v.28;No.313 1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民宿室内设计研究

    陈波;裴馨怡;

    乡村民宿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时代产物,成为当今非常时髦的一个旅游居住形式。然而,很多设计师并未理解乡村民宿的真正意义,而是一如既往地按照以往的设计理念,单纯追求经济或美观,忽略了民宿与普通旅馆的区别,逐渐模糊了乡村民宿本应承载的功能和意义。在民宿室内设计过程中,注意适用性、文化性、生态性、本土性、经济性、放松性等,有利于民宿可持续化发展。

    2021年03期 v.28;No.313 179-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满族传统建筑文化对辽西地区特色小镇建设设计的影响研究

    李珠;

    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多数小镇的特色风貌逐渐消失。从辽西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区位优势与政策背景入手,分析满族传统建筑文化视角下辽西地区特色小镇风貌特点,阐述满族传统建筑文化对辽西地区特色小镇建设设计的影响。

    2021年03期 v.28;No.313 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技_住区

  • 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视角下的适老化住区景观设计分析

    刘哲辰;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完成优质的适老化住区景观设计,为老年人提供温馨的住区环境,已经成为新的挑战。分析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求,从景观设计入手,提出适老化住区的创新策略。

    2021年03期 v.28;No.313 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1K]
    [下载次数:9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老龄化趋势下住宅建筑设计应对措施思考

    马燕;

    基于我国社会老龄化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根据居家养老的理念,将传统家庭养老与新时代社区服务相结合,以既有住宅为生活基地,从住宅建筑设计角度进行思考,探讨居家养老的实施措施,构建老年人不需要太多帮助也能舒适自在生活的新型"居家养老"住宅。

    2021年03期 v.28;No.313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7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生态理念下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唐永春;贾永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在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不仅与人们的生态居住观相一致,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2021年03期 v.28;No.313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景观为先的住宅建筑消防设计实践与探析——以天阳长湾国际·雅公馆精品景观规划为例

    张捷;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逐渐提高,高档住宅小区建设也备受地产开发商关注。地产产品更多着眼于满足消防硬性规定并追求最大化出房率,缺少从景观层面出发的规划策略。以时下最流行的新中式小区为例,强调以景观为先的新中式规划设计是通过消防设计合理、景观生态打造、提升居住功能、延伸"户外客厅"、打造动静之美及安全生态可持续的落地实施应用6项内容进行空间规划实践。

    2021年03期 v.28;No.313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住宅小区出入口的设计研究

    吴平;王馨竹;杨春白雪;朱松;彭智;陈效;

    着眼于住宅小区出入口的设计研究,阐述住宅小区出入口的空间层次,通过实际调研发现住宅小区出入口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分析住宅小区出入口的设计要素。

    2021年03期 v.28;No.313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7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济南市保障性住宅的城市居住空间发展研究

    杨砚茹;豆丁;

    近年来,我国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已经逐渐完善,对保障性住房的研究关注点从政策逐渐转为研究社会居住空间及居住环境质量的提升。以济南市为例,研究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布局变化及影响住房选址的因素,以及城市居住空间是否已从分异到融合发展。

    2021年03期 v.28;No.313 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7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疫情对于未来住区设计的启示

    熊慎兵;曹源锎;李柄源;胡兆钰;

    疫情防控要有严密的管控措施,但不能剥夺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自由。全球下的疫情危机表现出当代人居环境的消极一面,持续出现的问题给城市建设和未来居住环境建设带来很多启示。新的技术和新的社会组织方式、智能化的日常生活,为解决问题带来新的可能性。

    2021年03期 v.28;No.313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0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科技_工程管理

  • BIM 5D技术在施工阶段材料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潘永刚;马萍;桂小峰;

    建设周期长、项目资金数额大、工程数据繁杂、施工现场设计变更频繁等导致工程施工阶段成本信息收集困难和成本信息更新缓慢,降低企业工程成本控制率,故建立项目成本信息集成管理的成本数据模型必不可少。BIM 5D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及时获得完整准确的施工信息,以及设计变更、返工、数据同步困难等相关问题,使施工企业能更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

    2021年03期 v.28;No.313 198-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8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园林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问题探讨

    王素芳;

    园林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而且涉及多专业内容,除需保障工程质量外,还需提高工程项目的总体美观度,因而,对于施工流程、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增强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招投标效率。通过分析园林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意义,针对招投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改善措施及对策。

    2021年03期 v.28;No.313 200-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与控制措施分析

    孙俊亮;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并得到全面发展。就目前来看,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从而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据此,建筑企业应对施工加强管理,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与沟通,以此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要求,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2021年03期 v.28;No.313 20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8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天津市叠压供水技术应用与管理

    权威;

    结合叠压供水技术的优缺点、叠压设备的分类及特点,阐述目前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中叠压供水技术应用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从工程建设标准、政策法规与管理模式3个方面介绍天津市叠压供水技术管理现状,提出叠压供水方式存在的局限性及解决思路,强调技术发展与管理水平应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理念。

    2021年03期 v.28;No.313 204-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

    张国杰;

    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更为显著,该建筑模式的快速发展能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BIM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装配式建筑,对建筑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发挥装配式建筑优点,优化整个施工环节,为建筑质量提供保证。

    2021年03期 v.28;No.313 206-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0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厂房建筑施工管理问题思考

    牛清宇;

    在现代厂房建筑施工中,应从多个环节加强管理。重点分析现代厂房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科学的管理措施。

    2021年03期 v.28;No.313 208-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园林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探析

    吴莎莎;

    造价作为成本把控的关键手段,如果无法保证这个环节的管控效果,则对于相关企业的发展极其不利,同时也会影响园林项目的社会功用。为此,以园林工程项目的造价及成本管控为出发点,分析园林工程及其工程造价的特点,以及园林工程造价管控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这项工作的不足,探讨提升园林项目造价与成本管控水平的方法。

    2021年03期 v.28;No.313 210-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1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BIM技术在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项目的应用

    刘志翔;刘玉军;杨靖宇;

    通过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项目的 BIM三维协同设计,建立垃圾焚烧电厂项目BIM实施细则(项目级BIM标准),完成垃圾焚烧电厂项目全专业基于BIM平台的三维模型搭建、三维漫游的BIM协同设计。通过分析在工程设计阶段中应用BIM平台技术的优势及待解决的问题,展望基于BIM平台技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深化推广应用。

    2021年03期 v.28;No.313 212-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的应用研究

    黄文伟;

    在当前日益注重工程建设的今天,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为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高建筑工程效益,需在施工监理中切实加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结合工程经验与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2021年03期 v.28;No.313 215-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房地产企业并购重组税收风险及应对策略

    邓志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得到迅猛发展。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为适应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采取并购重组的方式改善企业经营状态,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在房地产企业的并购重组过程中,企业的税务规划存在较大风险。对此,房地产企业必须提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税收风险。

    2021年03期 v.28;No.313 217-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0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科技_建筑结构

  • 钢筋混凝土桥墩加固抗震性能研究与探索

    彭文星;

    钢筋混凝土桥墩由于外界环境的侵蚀或受外力作用发生损伤,抗震性能大大降低,或者由于桥梁设计、建造水平偏低造成抗震性能不足,需要对桥墩进行加固,以保证桥梁的安全。通过总结国内外桥墩加固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提出新的加固方法。

    2021年03期 v.28;No.313 2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

    姚磊;杜维华;

    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定义和发展入手,分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易出现的问题,探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的具体应用。

    2021年03期 v.28;No.313 22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7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多高层混凝土结构住宅用钢量控制分析

    陈立森;卢龙;

    为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经济,保证质量,其中主体结构的经济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基于实际工程案例,对如何减少钢筋用量展开研究,提出针对多高层钢筋混凝土住宅建筑中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思路,并根据现有工程实例计算实际用钢量,与开发企业给定的用钢量限额进行对比,反映在设计阶段的控制对含钢量的影响。

    2021年03期 v.28;No.313 22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某砖混结构酒店会所加固改造设计

    张莉;王海强;

    某砖混结构建于20世纪50年代,为扩展其使用用途,延长结构寿命,提高结构可靠性,根据鉴定检测结论对该建筑采取局部拆墙改造及门洞口改造,以及增设板墙或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的加固改造措施,加固改造后该建筑满足使用和规范要求。

    2021年03期 v.28;No.313 227-229+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技_施工技术

  • 资阳三贤路跨雁栖湖大桥曲线段超高设置施工技术

    赵国政;赵世伟;王永;于慧江;刘焯琦;孙浩然;

    资阳三贤路跨雁栖湖大桥工程采用桥梁曲线段桥面铺装工程超高设置施工技术,对大桥曲线段桥梁左半幅车行道增设轻质高强混凝土、高强聚合物砂浆调平层,以渐变形成相应的超高横坡度及反向坡度,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2021年03期 v.28;No.313 23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IM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周助军;周星中;

    在设计与规划过程中运用BIM技术,可使设计中的各种信息得到高效处理,并可促进设计单位合理分工、降低房屋建筑施工设计返工率、提升施工人员对设计方案的理解等。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BIM技术进行房屋建筑的选址、房屋建筑施工图纸的设计、房屋建筑施工设计完成后进行检查等,从而为获得高质量的房屋建筑施工效果提供支撑。

    2021年03期 v.28;No.313 23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钢混结构厂房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卢祯君;

    厂房施工与住宅施工不同,其具有特殊的施工要求和施工技术。结合工作经验和厂房建筑的特殊性,研究钢混结构厂房混凝土施工技术。

    2021年03期 v.28;No.313 235-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地铁车站工程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

    秦文献;

    地铁车站建设中深基坑开挖是重点工作。因此,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开挖施工技术,同时要规范施工,以保证开挖效率与施工质量。以具体工程为例,围绕地铁车站建设工程中的深基坑开挖施工展开讨论,分析深基坑开挖技术及具体措施。

    2021年03期 v.28;No.313 237-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灌砂法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信豪杰;景兰田;王利军;杜文龙;杨李雷;

    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各类建筑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作为建筑持力层的基础是建筑质量的重中之重。结合工程实例,研究软土地基的分层回填,通过灌砂试验得到不同层数对压实度的影响,通过对比含水率和干密度随回填层数的改变可知,随着回填层数增加,地基更难以压实。

    2021年03期 v.28;No.313 239-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CFG桩在岩土层不均匀分布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的设计与应用

    施展权;

    CFG桩利用其自身承载力及发挥桩间土的承载力,可使加固后地基承载力有显著提高。针对南宁市仙葫区某高层建筑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及地质情况复杂等情况,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分段分区采用CFG桩长差异化的方法对其进行地基处理设计。施工结果为CFG桩桩身完整性检测合格,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满足设计要求且静载荷试验沉降量较小,地基处理后的建筑沉降满足规范对高层建筑的沉降、倾斜要求。

    2021年03期 v.28;No.313 24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超深大直径灌注桩施工技术

    曹林同;

    在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中,大直径超深灌注桩施工工艺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大直径特殊混凝土灌注桩项目必须保证达到最基本的工程质量及工程安全性标准,结合灌注桩工程所在区域地质特征,严格按照灌注桩施工流程完成各项施工操作,并取得良好效果。

    2021年03期 v.28;No.313 24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检测水平滚筒变形度F-L形量角器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叶桂谷;海涛;谭雨阳;

    借鉴吊线锤对构筑物垂直度检测原理,改造检测装置,制作一种轻型便捷可检测不同厚度的水平滚筒壁变形度装置——F-L形量角器。通过系统性进行大样本抽样检查、数理统计、抽样分析、对比分析,高效、精准反映已测水平滚筒壁整体及各点具体变形情况、变形趋势及空间突显性问题。

    2021年03期 v.28;No.313 245-24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构与园林一体化悬臂式叠石景观水坝施工技术

    黄兰艳;

    叠石景观水坝安装过程中景石吊装固定难度大、地基不稳、截水效果差、成本较高。通过对结构与园林一体化技术、景石错落叠放技术、景石与土体嵌合技术、防水技术等进行创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1年03期 v.28;No.313 248-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自动化测斜技术在基坑监测中的应用

    谢长岭;汤继新;方宝民;

    为解决传统人工测斜监测中监测频率低、无法实时监测等问题,依托宁波市某基坑工程,采用串联导轮式固定测斜仪技术,利用无线节点自动采集变形数据,自动上传至监测平台系统并进行变形分析。通过与人工监测数据的比对分析,验证了自动化测斜技术的可靠性,证明自动化测斜技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2021年03期 v.28;No.313 25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0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快节奏下地下室梁板墙柱混凝土成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叶帅飞;张印;李建明;

    快节奏下混凝土成型质量并不乐观,结合实际工程,运用头脑风暴法、分类管理法找出导致混凝土成型质量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使合格率达到96.4%,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1年03期 v.28;No.313 253-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BIM技术在斜抛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马广斌;徐梦南;肖建东;林建江;

    为保证建筑物稳定性,建筑基础施工阶段对深基坑支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周边环境复杂、原地质较差、邻近周边构筑物变形敏感度较高的深基础基坑施工,给建筑施工带来较大困难。结合实际项目施工特点、适用范围、安装和拆除施工工艺要点,介绍BIM技术在钢管斜支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021年03期 v.28;No.313 25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投稿与征订

    <正>《城市住宅》杂志(月刊)创刊于1994年,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城市住宅》国内刊号CN11-3679/TU,国际刊号ISSN 1006-6659,邮发代号82-691。《城市住宅》遵循面向城市与住宅开发建设领域,传播交流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环节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介绍行业政策、法规,先进科研成果、应用技术与发展动态,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办刊宗旨,全方位多角度报道行业资讯与工程技术。在报道主题方面,近年来《城市住宅》更加关注城镇基础设施和载体建设,加大城市设计、

    2021年03期 v.28;No.313 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