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空间

专题

  • 冬奥精神,绿色传承——高质量发展下的冬奥场馆及配套工程室内设计

    曹阳;

    <正>2022北京冬奥会已圆满结束,本次冬奥会是我国首次承办的国际大型冬季综合竞技类体育赛事。期间多个竞技竞赛场馆的建设均属国内首次,从场地选址到规划设计,从工程建设到赛事运行,冬奥建设者克服了环境与技术上的重重困难,最终顺利完成所有建设任务,为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冬奥会期间主要承接了延庆赛区山地新闻中心及冬奥村、国家冬奥会冰上项目训练基地、首钢冬奥组委会配套服务工程等设计工作,在李兴钢大师与刘燕辉顾问总建筑师的指导下,囊括规划、建筑、结构、

    2022年09期 v.29;No.331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1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雪游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室内工程设计

    张超;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筑设计以“山林场馆、生态冬奥”为理念,充分利用山地优势,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山林与场馆交相呼应。室内设计延续建筑设计理念,遵循“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宗旨,保证场馆的赛时功能,兼顾赛后的使用需要,控制空间功能及建设成本,克服高寒山地施工困难,打造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精品工程。

    2022年09期 v.29;No.331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雪飞燕——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室内工程设计

    马萌雪;曹阳;闫宽;

    高山滑雪中心地处山地区域,气候条件复杂严苛,生态环境高度敏感,土石山体的地质条件给建设带来极大难度。针对严苛的设计、施工条件,该项目室内设计延续建筑设计“低调而消隐”的设计态度,严格参照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有针对性地采用创新性、适应性的设计策略,总结面向高水平高山滑雪赛事场馆室内设计的关键技术。

    2022年09期 v.29;No.331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山林村落——延庆冬奥村室内工程设计

    王强;张然;

    延庆冬奥村室内设计运用建筑室内一体化设计手法,采用“重功能,弱形式”“轻介入,去装饰”“重加工,少施工”“做样板,重验证”等策略,同时结合无障碍设计及暖廊系统构建,契合“山林场馆,生态冬奥”主题,向全世界展示冬奥精神,并提供兼具生态性与人文性的室内空间样板。

    2022年09期 v.29;No.33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覆地山丘——山地新闻中心室内工程设计

    李毅;郭晓明;

    基于“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设计策略,山地新闻中心以覆地建筑的形式表达对自然的敬仰。在建筑中展现山林,通过自然与人工的有机结合营造别有意境的人工生态环境,在山丘之下打造别有洞天的活动场馆。室内设计充分利用绿色节能技术,运用一体化设计手段,将国人的文化理念及生态价值观传递给世界。

    2022年09期 v.29;No.33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冰坛——国家冬奥会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室内设计

    彭典勇;邹彦慧;张若曦;王秀琴;陈明;赵家琦;

    冰坛既是新建场馆又是既有设施计划的再调整、再利用,为体现绿色办奥宗旨,工程整体采用“一体化、全过程、全周期”的室内设计策略,营造共享、开放、发展的室内空间。冰场、声学、光学、墙面及顶面等运用高标准、高质量、低造价的设计策略,室内空间整体采用生动、丰富、精致的细部设计,并通过运用智慧、绿色、节能的建造技术,建造了集竞技训练、科研、教学、居住、公众开放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场馆。

    2022年09期 v.29;No.331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冰雪家园——国家冬季运动专项训练基地室内工程设计

    陈耀宗;

    以国家冬季运动训练基地为例探讨场所精神的营造策略,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从场所的尺度、色彩、肌理及功能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以“冰雪家园”为室内设计主题,结合项目特殊的自然条件、文化背景、功能要求、场所结构,探讨空间内人与场所精神的交互机制,为其他冰上体育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2022年09期 v.29;No.331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UAS人物

  • 以“监造人模式”成就建筑

    赵刚;

    <正>未来,城市存量市场(城市更新)将提速,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又是经济发展的“下一个引擎”。在此背景下,市场对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将会更高,模式趋向“设计、施工一体化”或“设计+施工+运营”。设计师必须要以建筑美学为基础,以全过程、全专业整体思路作支撑,“美学+基础工程逻辑”缺一不可,可以在碎片化信息中迅速抓住问题的要点,并在美学基础上使项目高效落地。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这些都是建筑师负责制中建筑师所具备的必要能力。我从业二十余年,

    2022年09期 v.29;No.33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究进展_园林景观

  • 桃源筑梦 诗意栖居——江南园林住区景观营造

    张毅杉;贺风春;

    以园林生活为切入点,从苏州古城角度解读苏州园林并扩展其研究范畴,总结苏州古城的城市意象要素园林化特征,提出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的营造核心,即功能无边界与空间无边界。以融创·苏州桃花源项目为例,从规划布局、造园细节等方面诠释苏州园林融合现代居住生活方式的新内涵。

    2022年09期 v.29;No.331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9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汉地园林与藏式园林对比分析

    卢汉宇;李瑶;朱汉青;

    园林指特定培养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我国在园林打造方面具有高超的技艺和悠久的历史,园林类型丰富,其中汉地园林和藏式园林均是我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汉地园林与藏式园林类型及案例,汉地园林往往人工痕迹明显,追求意境,生活、娱乐空间大多分离,景观小而精,步移景异;藏式园林多利用自然景观,做到物尽其用,将功能整合形成统一的组合体,多为庄严、肃穆的方形布局,体现权利的至高无上、不可侵犯。

    2022年09期 v.29;No.331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6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地域文化的梅州市碧道建设规划实践

    宋佳颖;

    开展碧道建设是梅州市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万里碧道”要求的重要举措,为梅州市整合文化资源、展现文化魅力、传承特色文化提供了又一空间载体。通过构建文化路线、布置文化设施、策划文化活动等措施,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的梅州市碧道建设规划策略。

    2022年09期 v.29;No.331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城市山水人文格局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河北省涿鹿县为例

    夏晶晶;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的到来,总体城市设计工作迎来新变革。从城市山水人文格局的角度出发,对城市资源评价、城市特色提取、城市形态构建、城市风貌控制4个方面进行阐述,探索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时代总体城市设计方法。

    2022年09期 v.29;No.33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6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拓扑图论的中国传统园林“境景”空间分析——以南京瞻园为例

    翟育涔;李文;

    数字化及可视化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拓扑结构模型具有同构及量化特性。依托拓扑图论的研究方法,以南京瞻园为例,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境景”空间进行分析。分析得出瞻园入口景观序列结构具有“一笔画”特点且呈直线式排列,引人入胜,符合“隐”境的情感铺垫;主景观点皆面水呈向心式分布,“动”景时空联系紧密。

    2022年09期 v.29;No.331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5K]
    [下载次数: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研究进展_乡村振兴

  • “三生筑网”理论背景下的拉萨蔡一村空间形态特征及活化研究

    于俊杰;边普;

    以拉萨市蔡一村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生筑网”理论,研究蔡一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空间形态特征,从生态、生活、生产3个角度出发,为乡村活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打造具有“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特色的蔡一村,以保护传统村落,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

    2022年09期 v.29;No.331 46-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拉萨地区乡土聚落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以那嘎村为例

    段伟;张筱芳;

    拉萨地区乡土聚落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对拉萨地区乡土聚落的空间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拉萨市那嘎村进行调研分析,从乡土聚落与环境两个角度对地域环境影响下的乡土聚落空间及其形态特征进行研究,探索拉萨地区乡土聚落空间与环境共生的适应策略。

    2022年09期 v.29;No.33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究进展_城市更新

  • 以煤矸石处置利用为导向的废弃矿区空间规划研究——以阜新市百年赛道城为例

    黄清华;高杨;李殿生;马艳;

    阜新市新邱区已有百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开采过程中剥离的煤矸石总量超过3亿t。由于开采时间长、矿区权属复杂等原因,地质灾害频发,煤矸石成分复杂,空间分布无序,处置利用效率低,严重阻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空间再利用进程。研究对新邱矿区煤矸石组成特征、相关产业现状、空间分布等进行较为全面及系统的分析,并对现状煤矸石山进行数字化管理,重新统计和估算处理量,将24km~2的矿区规划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主要部分,作为阜新市的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为新邱区的生态修复提供本底条件,带动其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整体发展。

    2022年09期 v.29;No.331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0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中小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昆山商厦地块为例

    杨颖汐;

    “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中小城市滨水地区现存问题,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以昆山商厦地块更新项目为例,从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业态功能、交通组织及城市特色5个方面,提出中小城市滨水地区更新策略。

    2022年09期 v.29;No.331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广深地区城市更新政策分析及对内陆城市的启示

    杨海松;苏俊杰;

    我国的城市更新始于深圳的实践,并迅速在广东地区全面发展,形成较完整的政策制度体系。广东、深圳地区城市更新经验体现在利益共享作为根本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为基本导向,并注重公众的有效参与。同时,丰富多样的政策工具包为各类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内陆城市可借鉴广深地区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培育市场服务机构、创新规划管理手段等方面的理念,并结合已有的政策成果,迅速完善制度配套,通过城市更新塑造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优势。

    2022年09期 v.29;No.331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以历史文化网络优化构建促进数字化建设策略研究

    高原;

    基于历史城市数字化建设,研究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网络信息的全面构建以及构建与实践的协同模式,通过建立“基底-斑块-廊道”的健康网络层级,推进历史资源采集和创新统筹下的“织网”行动,借鉴HUL理念推动社会参与和多元网络协同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推行数字化建设高位统筹下的一体化方案,以数字化助力南京历史城市可持续发展,使其形成织补合理、高效的网络模式。

    2022年09期 v.29;No.331 61-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究进展_住区

  • 新中式元素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信阳华府为例

    邱裕;罗赛;吴秋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居住区景观设计更加重视,并对其功能性、生态性、艺术性及社会性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分析新中式元素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以信阳华府为例进行实践探索,运用新中式元素打造多层级景观空间,设计融入我国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

    2022年09期 v.29;No.331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6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住宅产品标准化研究

    毛晓冰;蔡洋涌;杨晋;

    房地产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结合数家地产公司及行业领先企业的经验、教训,反思过往的痛点与瓶颈,梳理住宅产品设计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流程,形成包含产品管理标准化、产品技术标准化、定型产品标准化三部分内容的《住宅产品标准化》,以保障住宅产品设计开发过程的资金安全、工程质量、空间品质,实现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最大化。

    2022年09期 v.29;No.331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住区布局的隐形文化逻辑

    张画景;

    从建筑理论实践到建造技术的变革,从功能性要求到居住品质提升,从对地产逻辑的学习到对居住美学的研究均是住宅设计关注的重点。在现代住区规划形态中归纳视觉、现象和体验的内在逻辑,融合现代主义精神内核及东方“礼、合、藏”居住观,总结具体的建筑语言“礼序、聚合、趣境”,以构建当代城市居住文化语境,打造中国文化语境下的理想人居。

    2022年09期 v.29;No.331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居住区出入口防疫模块化设计研究

    潘磊;韩风磊;陈飞;矫小琳;

    以居住区出入口自发防疫行为为基础,在居住区规划层级探讨防控新冠疫情的设计策略,对居住区出入口区域相关功能进行总结,形成出入口防疫模块,快递、外卖防疫模块,防疫物资存放模块3种功能模块,并对3种模块在不同防疫级别中的功能转化进行探索。

    2022年09期 v.29;No.331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居住区地下车库经济性设计策略研究

    李兵;张洋;

    随着住宅类产品设计精细化,居住区地下车库的经济性备受关注,如何提高地下车库设计的经济性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基于地下车库经济性,从车库规划、建筑结构形式、内部柱网布置、人防布局、建筑层高5个方面总结地下车库的经济性设计策略。

    2022年09期 v.29;No.331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最小人体尺度的应急安置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通用模块设计方法研究

    程茹悦;陈喆;

    现阶段关于震后应急安置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居住功能,忽略了应急性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以配套小学、幼儿园和诊疗所3项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震后临时安置条例规范的解读,结合相关建筑设计规范,从人体工程学中的最小人体尺度出发,对各功能空间进行模块化设计及模数优化,并形成通用模块体系。

    2022年09期 v.29;No.331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住宅耐久性评价体系与指标建立方法研究

    张欣伟;唐贞云;高晓明;王威;

    应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乡村住宅正由大拆大建转向长寿命发展,乡村住宅长寿化的基本要求在于其耐久性,但目前对乡村住宅耐久性的评价尚未有具体方法。通过国内外住宅耐久性评价体系与指标对比分析,针对我国乡村住宅建筑的体系特征及耐久性特点,构建适用于乡村住宅耐久性评价的体系与指标,为乡村住宅耐久性评价提供基础,并为乡村住宅长寿化提供科学指导。

    2022年09期 v.29;No.331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装配式住宅建筑菜单式全装修实施方案分析

    张银川;曹旭东;张林芝;许青;祁生旺;

    结合我国装配式住宅建筑全装修特点,分析其菜单式全装修实施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全装修菜单组成要素和服务对象的分析,提出同一项目制作“面向开发商(总承包单位)”和“面向业主”两类全装修菜单的实施模式,并给出全装修菜单形式及BIM模型展示方式,为装配式住宅建筑菜单式全装修实施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2022年09期 v.29;No.331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设计视界

  • 中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键指标对比研究

    梅阳;程莹;王云燕;薛晶晶;董海军;谭斌;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从借鉴国外经验到自主评价,形成较完善的体系。在分析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基础上,选取美国LEED、德国DGNB、英国BREEAM、日本CASBEE与我国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国际标准可供我国借鉴的内容。

    2022年09期 v.29;No.331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下载次数:10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地域性影响下的设计偏好与制约——以成都芯谷金融中心为例

    丁顺;

    以成都芯谷金融中心为例,从青砖与灰瓦中获取灵感,创造空中街巷与瓦园。在建筑落地过程中,深刻分析材质的多维使用策略与当地人的行为模式和偏好,在多方碰撞与修正中相互影响,力求最终的完美呈现。

    2022年09期 v.29;No.331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景观社会”中“食”文化场景营造对商业建筑空间的赋能效应——以“南里食集”品牌为例

    丁顺;

    随着网络发展,线上商业挤占线下商业的份额,布局商业建筑空间满足当下消费者对商业空间的期许,成为与线上商业模式拉开差异化竞争的主攻方向。线下商业引发的社交属性与场景化体验是有效的切入点,从消费者日常视角出发,以上海“南里食集”品牌为例,分析“食”文化对商业建筑空间的赋能效应,为未来商业空间设计及内容布局提供参考。

    2022年09期 v.29;No.331 99-10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3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意象思维的设计方法探析

    丁顺;

    意象思维作为建筑创作中有效并运用广泛的设计思维方法和构思手段,在引发公众共鸣、建立集体记忆、塑造动人情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基于该思维方式,结合建筑设计案例和实际项目,探讨意象思维运用的可行性方式。

    2022年09期 v.29;No.331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探究——以厦门为例

    吴一凡;李宝宏;

    以文化为核心开展城市文化空间更新研究对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厦门为例,分析其城市文化空间现状特征,从历史文化空间、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文化事件4个方面总结厦门文化空间更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建构文化空间网络,加强文化设施试点更新示范引领,促进文化产业功能业态提升,结合文化特色策划文化事件积极激发城市文化活力的建议。

    2022年09期 v.29;No.331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XDG-2020-9号地块开发建设一期项目特殊消防设计研究

    黄荣;葛琪;张家锦;

    结合XDG-2020-9号地块项目特殊消防设计内容,对当前国家相关规范中尚未明确的内容进行整理,并参考部分国际标准进行特殊消防设计,为今后类似大型综合体的消防设计提供参考。

    2022年09期 v.29;No.331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窗墙比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变化对供暖空调负荷的影响研究——以南昌地区公建为例

    江洋;

    基于南昌地区(夏热冬冷地区)气候条件,选取6栋标准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探讨不同窗墙比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变化对供暖空调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窗墙比为0.2~0.7的建筑屋面、外墙及外窗传热系数变化对供暖空调负荷影响差异显著,且随着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增加,节能率增长趋向缓和;而外窗遮阳系数降低,供暖空调负荷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变化,随着窗墙比增加,负荷最低点向遮阳系数低处偏移。

    2022年09期 v.29;No.331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7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科技_园林景观

  • 城郊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研究——以樟元山森林公园为例

    李艳艳;

    城郊森林公园是城乡接合部必不可少的休闲场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风景资源,备受人们的青睐。通过分析樟元山森林公园自身特征及问题,从森林景观资源质量评价、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植物景观与森林资源保护、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旅游规划、土地利用与社区发展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探索,构建较为完善的研究理论体系,满足游客多样化的心理需求,从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优化城郊景观,提升森林公园的旅游竞争力。

    2022年09期 v.29;No.331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山水城市理念引领下的城市设计——以江西省赣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刘家玉;

    由于城市建成区的不断扩张,各地山水城市风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山水城市是指充分利用自然山水规划形成具有山水空间格局的城市,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规划思想。通过对赣州古城山水城市空间结构和风貌进行分析,探讨赣州城市空间结构特质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讨保护及延续“江南宋城”的特色风貌方法。

    2022年09期 v.29;No.331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高密度条件下的中小学景观与建筑复合化设计策略

    马辰龙;

    通过对深圳“走向新校园”展览中中小学设计案例的解读与分析,探讨新时代城市高密度条件下中小学如何从景观和建筑相辅相成的角度出发,进行复合化设计。剖析在高密度条件下,校园外部空间设计层面所面临的3个最直接的问题;分析了校园景观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性,提出在设计实践中景观与建筑同样重要,应当在综合考虑下进行复合化设计。

    2022年09期 v.29;No.331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韧性理念下适应灾害的滨海景观设计——以福建省石狮市红塔湾海岸公园为例

    苏丛明;

    滨海区域拥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其景观开发建设也是当下城市建设热点,然而地方在海岸带开发、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重经济利益而忽视滨海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因此,在滨海区域的开发利用之前强化对景观基底的韧性设计日益紧迫。以石狮市永宁镇红塔湾海岸公园的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红塔湾生境破坏的影响因素,从生态修复、滨海防御和功能提升3个方面提出构筑红塔湾海岸公园韧性基底的设计策略,探索具有适应性的滨海景观设计体系,推动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

    2022年09期 v.29;No.331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7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海南自贸港背景下的废弃矿坑生态修复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大致坡镇崇德村、咸来村为例

    许洋洋;谭晓东;朱玉;曹珺芸;

    本项目为废矿荒坡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系统工程,以海口大致坡镇崇德村、咸来村为例,以“生态为本、民生为根、文化为魂”为设计主题。本项目通过生态修复技术与盆景艺术等产业,充分发挥大致坡华侨之乡对外交流的优势,打造集海澄文定休闲消费名片、修复成全国独有的热带盆景式矿坑文化旅游园区、乡村产业振兴板块、村民致富示范基地、休闲渔业产业孵化基地为一体的海南自贸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对外交流乡村示范样板。

    2022年09期 v.29;No.331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公园绿地自然主义生态绿化设计探究

    赵慧蓉;

    基于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需求对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绿化设计进行探究。从城市公园绿地的景观空间、社会和自然属性以及自然观3个方面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绿化环境特点。在城市公园绿地自然生态绿化设计具体策略中阐述了对本地植物的选择方式,依据典型的城市公园分析了自然式生态绿化的设计特点和优势,并总结了城市公园绿地自然式生态绿化设计的设计原则,最后从绿化结构层次设计、自然主义风格设计和设计管理出发着重阐述了设计方法。

    2022年09期 v.29;No.331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弹性理念的城市山地公园设计——以西丽生态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刘学飞;蔡盛林;

    西丽生态公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北区,公园现状为城市未建设山体绿地,周边是配套逐渐成熟的城区。公园以弹性理念来应对场地面临的可利用面积较少、限制条件较多、山体资源不丰富、自然生态条件较差等现状挑战,通过线性空间布局、因地制宜的场地利用、灵活多样的场地设计、向自然学习的生态措施、多元及前瞻性的空间功能等一系列弹性设计策略,实现了设计与场地的对话、对生态的预留,协调了自然与功能、生态与建设、公园与城市的关系,构建了一个以城市绿肺、社交客厅、环保课堂为主题的生态、休闲的城市山地生态公园。

    2022年09期 v.29;No.331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 ]
  •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谢锦坚;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同时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也日益增强,对林业可持续发展有了深刻认识,林木树苗的培育直接关系园林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发展。鉴于此,分析林业工程建设中的主要育苗方式,探究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要点及其应用。

    2022年09期 v.29;No.331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园林绿化信息普查研究

    郭传伟;刘旭德;赵淑珍;

    城市景观设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景观设计行业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数字化和智能化至关重要。通过城市园林绿化信息普查的研究,为城市景观设计评价和国家级(省级)园林城市评价提供客观、准确、直观的数据库,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提升新时代城市景观设计建设和管理水平,支持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2022年09期 v.29;No.331 140-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季节变化对园林施工的影响研究

    杨新雄;

    季节变化对园林施工会产生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体现在苗木种植方面。因此针对秋冬季节园林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秋冬季节园林施工所受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对策。

    2022年09期 v.29;No.331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科技_城市更新

  • 旧城更新策略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旧城区更新改造为例

    陈嘉恒;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旧城更新项目越来越多。在实际更新过程中,要以居民的需求为中心,建立和完善符合城市景观实际和现有城市规划的更新体系。借旧城改造,重新审视规划设计,以人为本提升旧城改造品质,使周边相关设施与配套寻求再进化。

    2022年09期 v.29;No.331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城市老城区系统性推动城市更新的规划探索——以成都市武侯区城市更新系列规划为例

    胡俊;杨杰;

    新时代城市更新被赋予激活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内涵。成都市武侯区的有机更新规划实践对城市更新片区进行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和路径安排,包括前期的片区划分和定位,再到中期的业态谋划、空间美化和配套完善,以及后期的实施运营,实现当地政府、居民、企业多方共赢共融的更新愿景。

    2022年09期 v.29;No.331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从老旧工厂到艺术产业园区——吉林省四平市联合化工厂艺术创业实践与研究

    何吉庆;

    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发展,许多曾经辉煌的工厂面临被拆除的局面。在完成生产使命后,应该结合当地历史人文传统与特色,借鉴798艺术区等成功转型经验,因地制宜地对老旧工厂进行艺术产业园区升级改造。这不论是对城市经济文化事业建设,还是地区特色文化的传承均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吉林省四平市联合化工厂(后统称为联合化工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探究的个例。

    2022年09期 v.29;No.331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站城一体”模式下日本铁路枢纽地区的城市更新研究

    李扬;

    我国城市化和铁路基础设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逐渐进入从线网扩张转向枢纽地区存量更新阶段。通过梳理日本铁路和枢纽的发展历程,重点研究第四代枢纽大阪梅田和东京站枢纽地区的城市更新发展特点,提出日本“站城一体”城市更新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包括提高铁路运营能力保障地区发展、高强度混合开发汇聚人口和经济、密集的步行网络和公共广场强化空间连接以及通过站城一体化运营管理打造区域品牌,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从规划到运营全流程促进铁路综合枢纽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2022年09期 v.29;No.331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可供性思维下古镇活化中城市家具的应用研究——以亳州北关历史街区为例

    史雯;张卉晶;

    以亳州北关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可供性理论总结现阶段案例的使用者对于可供性的情感诉求,探讨SWOT法和可供性理论的结合在古镇活化中城市家具的应用,利用客观条件和主观情感的相互作用在古镇活化中实现城市家具的情感化设计,帮助古镇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古镇活化的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进而实现城市家具的情感化设计。

    2022年09期 v.29;No.331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城市历史背景的滨水工业遗存空间再塑策略——以沅江风光带老码头改造项目为例

    肖玉玲;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由迅猛加速期过渡到平稳发展期,城市内部发展结构优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引发码头变革,大量的城市滨水空间不再承载以前的功能,开始寻求转型。如何利用闲置的工业遗存空间,再塑码头区的辉煌光景,加强码头和城市的融合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沅江风光带老码头区空间再塑的案例,提出滨水空间的再塑以及工业遗存的保护过程中需解决的3个矛盾关系,过去、现在与未来,城市与水、人与自然,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2022年09期 v.29;No.331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存量产业园区面临问题与升级路径探索——以广州科学城提升规划为例

    张卫平;曾哲笙;

    当前,我国面临从劳动密集型向科创引领型、从粗放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研究采用数据分析方法,从产业、空间、交通、活力、生态五个维度梳理广州科学城现状问题,并对应“五度”提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路径策略,在规划领域为我国的产业转型及空间升级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2022年09期 v.29;No.331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历史城区生态化更新方法研究——以赣州河套老城区为例

    彭俊滨;

    基于存量规划理念的普遍认同性以及对相关旧城更新案例的了解和分析,对历史城区更新生态化进行理解,明确历史城区更新生态化的主要步骤,在分析赣州市旧城区主要生态物质要素的基础上提出旧城更新生态化的途径。

    2022年09期 v.29;No.331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历史文化片区更新提升的方法和路径探索——以重庆市磁器口片区为例

    刘静波;王海力;熊俊;汪先为;刘加维;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是目前城市建设发展关注的重要内容。重庆市磁器口片区更新提升项目基于区域现状分析,通过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全过程的实践,提出“问题导向、文化引领、绣花功夫、共同缔造”4个更新方法,探索城市历史文化片区更新的方法和路径,以期能为其他地区的城市历史文化片区更新提升提供参考。

    2022年09期 v.29;No.331 169-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既有居住建筑室内空间改造及装配式内装技术应用

    荆炜;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在新建建筑工程持续增加的同时,既有建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许多既有建筑因功能、布局等方面的问题已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需进行室内空间的改造。但传统室内空间改造技术应用过程中普遍面临污染严重、改造困难、耐久性不强等问题。而装配式内装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既有居住建筑改造的生态化、集约化,因此有必要大力推广。

    2022年09期 v.29;No.331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老年人群体特征的老旧社区现状分析及适老化微更新改造策略研究

    贾艺繁;

    针对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老龄人口居住环境不理想的现实问题日趋明显,在政府举措要求的双重条件制约下,改善老龄人口居住的“老”“旧”生活社区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基于此,从老旧社区空间现状问题入手,展开对老年人群体特征与活动习惯的分析,最终将对社区适老化微更新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造策略,以期改造后的老旧社区在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同时,也能改善老旧社区整体面貌与生活质量。

    2022年09期 v.29;No.331 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8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科技_规划设计

  • 土地集约利用趋向下的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用地布局规划研究——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陈卫林;熊小雪;

    从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建设的现状和趋势出发,以增城区社区体育公园用地布局规划为例,探讨在用地资源紧缺形势下,如何实现社区体育公园的集约高效用地和合理选址布局。强调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应注重加强规划引领、整合闲置土地资源、体现社会公众参与。期望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增城区的实践经验可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社区体育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2022年09期 v.29;No.331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探讨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陈芝曦;

    以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特点为切入点,系统性阐释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在风格形式、空间设计、建筑用材等方面的差异性,明确面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冲击,需传承古建筑设计方法,带动建筑行业发展。以龙湾区永中街道龙庆寺重建为例,提出现代建筑设计和古建筑设计融合措施,从而为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2022年09期 v.29;No.331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扬州传统建筑雕饰地域性特征探源

    程欣;

    扬州传统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对扬州建筑雕饰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概述,分析推动扬州传统建筑雕饰发展的动力因素,从数量、种类与分布特征等方面介绍扬州传统建筑雕饰遗存的现状,归纳扬州传统建筑雕饰的载体类型,从材料、匠师、技法等方面梳理扬州传统建筑雕饰的技术条件,以探究形成扬州传统建筑雕饰风格地域性特征的历史渊源。

    2022年09期 v.29;No.331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中水资源化利用的实施型城市设计新探索——以广州国际创新城科创组团规划实践为例

    邓炯华;岑迪;

    与传统污水处理相比,中水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并日益受到重视。但过去将其视为一项市政基础工程加以推动,与城市的共生关系难以实现,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难以发挥。以市级重点平台地区国际创新城的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中水资源化利用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关系,剖析其技术思路和管控手段。

    2022年09期 v.29;No.331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防空地下室人防功能设计对平时功能的影响研究

    黄珊;

    防空地下室设计是将防空设计与地下室设计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使建筑地下室结构具有战时功能和平时功能两种模式。而基于当前社会发展背景,战争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小,故在防空地下室设计中,二者之间的杂糅设计以平时功能为主,避免人防功能设计对地下室的平时功能造成影响。

    2022年09期 v.29;No.331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宗祠建筑装饰的营造工艺与传承保护——以湖南洞口宗祠为例

    席智慧;靳晓彤;

    洞口宗祠建筑群是我国宗祠建筑中不可多得的样本,装饰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以湖南洞口宗祠为例,首先阐述了湖南洞口宗祠建筑装饰特点与价值所在,然后从营造工艺与传承和保护方面对宗祠建筑装饰进行研究,以期对湖南洞口建筑群产生积极作用。

    2022年09期 v.29;No.331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蔡莎莎;

    通过分析陕西关中地区民居的形态和关中民居的特点,分析关中民居的空间构成,研究建筑的特色、布局、空间形态,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将关中传统民居空间真正融入现代设计和生活中。

    2022年09期 v.29;No.331 197-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以绿色建筑为目标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设计

    江丽娜;

    传统建筑电气设计将设计内容分为强电和弱电,《2016年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将弱电改称为智能化,将智能化设为专项设计,之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设计完全分开。设计施工过程中简单切割建筑电气和智能化设计,而又缺乏统筹控制措施将造成许多问题。基于EPC设计管理角度,对建筑电气设计和智能化专项设计进行统筹协调控制,以达到建设绿色建筑目标。

    2022年09期 v.29;No.331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节能环保技术在现代住宅小区的应用

    马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迁居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导致城市住宅资源耗费激增。为践行环保原则,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减少城市住宅小区的能源消耗。节能环保技术的诞生及应用能够行之有效地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强化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是建筑施工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认真落实。

    2022年09期 v.29;No.331 20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共享艺术空间对社区居民的影响

    谢鑫洋;吴健红;徐明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众对深层次的精神文化有着迫切需求,社区的精神文明逐步影响着人文活动。通过对我国当前社区的现状分析,并采用学术概念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社区共享艺术空间对社区居民的影响。将案例分为共享艺术空间类和公共艺术类进行讨论,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得出其对辐射区域和社区居民的实际影响,同时介绍案例在社区营造的实施方法。最后结合资料分析和实际调研,得出共享艺术空间对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影响。

    2022年09期 v.29;No.331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文旅商业项目全过程设计中对建筑师角色的思考——以襄阳华侨城文旅度假示范区奇妙小镇为例

    林聪;

    襄阳华侨城文旅度假示范区奇妙小镇项目作为度假区服务配套,是典型的文旅商业综合体项目,以该项目为载体,对文旅商业项目全过程设计进行剖析,并对文旅商业项目中建筑师的角色及工作要点进行思考。

    2022年09期 v.29;No.331 209-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董伟丽;韩晓蕾;

    为促进近现代建筑保护可持续发展,需对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进行研究。阐述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意义,介绍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现状,并提出保护近现代建筑的意义,全面普查摸清近现代建筑家底、加强相关部门主导,开展多方合作、做好保护整治工作,科学合理利用以实现创新发展、多途径对专项资金进行筹集,解决保护资金不足问题等措施。

    2022年09期 v.29;No.331 212-213+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建筑与结构融合度提升的建筑结构设计创新分析

    王淼;毕正超;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人们对房屋建筑空间、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需深入挖掘建筑功能,加大创新力度,促进建筑与结构的融合,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基于此,结合结构设计创新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建筑结构设计原则,从建筑和结构融合的层面探讨设计创新对策,以推动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2年09期 v.29;No.331 214-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科技_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景观设计探索——以北京市北照台村为例

    高侨;王晋斌;

    乡村振兴是我国重大历史任务,而乡村文化景观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牌,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现有乡村景观为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乡村原生资源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对包括环境、地貌等自然资源,以及乡村文化、传统等乡土精神都影响甚巨。以北京市北照台为例,提出乡村文化景观营造策略与可行营造方法,为乡村文化景观的完善提供参考。

    2022年09期 v.29;No.331 217-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南沙区农村住宅设计研究

    刘文聪;

    目前,我国乡村建设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广州市南沙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重点区域,对其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对广州南沙区农村住宅地理环境和设计展开研究,对当地农村住宅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手法进行总结,以期对后期的农村住宅设计提供参考。

    2022年09期 v.29;No.331 220-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环境设计与策略研究——以广西三江程阳八寨为例

    韦黎丽;

    广西三江县程阳八寨是世界著名的侗族特色村寨,具有举世闻名的风雨桥、鼓楼、吊脚楼等侗族传统木构建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特色类保护村庄。当前,程阳八寨正依托其特有的文化产业,走“旅游富民”的乡村旅游道路。重点分析程阳八寨在实施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环境设计存在的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与冲突、规划不及时、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探讨性提出关键在人、地域保护为重点、基础设施全面支撑的环境设计策略,以期拓展少数民族特色类保护村庄环境设计研究的视野。

    2022年09期 v.29;No.331 22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视角下商洛市乡村规划研究

    谢颜莉;韩健;

    分析比较了乡村振兴规划与传统乡村规划的差异,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规划的策略及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商洛市镇安县乡村规划为例,验证该规划方式的可行性,探求符合商洛市当地乡村发展的路径,从而解决商洛市村庄规划中遇见的相关问题。

    2022年09期 v.29;No.331 226-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探析——以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金山村为例

    赵英君;叶勤;

    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作为省重点工作,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如何彰显地方特色,切实解决村民最迫切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金山村是一个人文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的历史文化古村,是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和舟山锣鼓的发源地。本次规划通过弘扬悠久传统文化、修复优雅传统建筑、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4个方面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村。

    2022年09期 v.29;No.331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卫生院空间优化设计研究——以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卫生院为例

    王秋菊;

    对云安区乡镇卫生院空间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再从石城镇卫生院实践案例中总结出安全性、舒适性、可识别性、适宜性、信息化“五位一体”的乡镇卫生院空间优化设计方法,为构建“以患者为本”“温馨”“乡情味”的乡镇卫生院而努力。

    2022年09期 v.29;No.331 232-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科技_施工技术

  • 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刘萍;白洁;马明磊;

    随着无人机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技术逐步在工程施工领域得到应用,与传统测量方式相比,具有高效、节省人工、提升工作环境质量、直观、细节丰富等优势,是施工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也是工程建设行业“多规合一”信息技术平台闭环的施工组成部分。介绍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系统的组成、工作流程、关键参数计算、施工应用场景,并应用于工程案例的土方平衡优化,与传统方式相比,效果显著。

    2022年09期 v.29;No.331 236-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塔式起重机附着作业平台标准化设计研究

    陈柱;马俊;尹富荣;姜鹏杰;

    塔式起重机是高层建筑施工必不可少的起重设备之一,也是建筑工地标准化的主要载体之一。研究通过统一并简化附着作业平台的设计及安装拆卸步骤,从而提升其安全性和实用性。

    2022年09期 v.29;No.331 239-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弧形钢结构屋面机电管线安装技术

    刘占强;郭晓娟;李龙;李孟函;姜立涛;

    廊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项目A5剧场顶部为弧形钢结构屋面,钢桁架下方为升降舞台和钢混组合看台,超高大跨度钢桁架内机电管线安装和桁架下舞台施工交叉作业施工难度大。对钢桁架、灯光舞美设备管线、常规机电管线进行深化设计,优化雨淋管道从桁架下吊装改为沿钢桁架下弦敷设,明确钢桁架内管线定位和固定措施,减免焊接操作,实现快速安装,保证工期和质量。

    2022年09期 v.29;No.331 24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城市隧道射流风机安装技术

    王万青;

    隧道中汽车尾气、路面扬尘及发生火灾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排放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暗埋段长度为1.3km的环秀湖隧道更是值得思考与重视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环秀湖隧道主线中使用诱导型射流风机,通过纵向通风方式排放隧道中废气与有毒气体。发生火灾时,隧道中的射流风机与消防报警系统进行联动,开启风机进行排烟工作,从而保证环秀湖隧道通车的安全、方便、舒适。

    2022年09期 v.29;No.331 245-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潮湿基层蠕变型复合防水施工技术

    张龙玉;雷华兵;郑俊文;范鹏飞;郭帅飞;

    潮湿基层蠕变型复合防水施工技术采用1道蠕变型防水涂料加2道蠕变型防水卷材形成的蠕变型复合防水系统,利用蠕变型防水材料对基层干燥度要求低、高效封闭基层裂隙、有效吸收基层开裂产生的应力等特点,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防水施工,达到节省工期并保证防水质量的目的。实践表明:采用此蠕变型复合防水系统,可降低防水施工对基层的干湿度要求,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为工期紧、防水等级要求高的建筑工程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2年09期 v.29;No.331 247-248+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基于装配式钢结构的集成保温外墙研究

    马思遥;陈悦;

    在现有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外围护体系及保温体系的技术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A级集成保温泡沫混凝土外墙,并结合其基本构造、组成部分、加工工艺进行阐述。同时对各种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外围护方案进行对比,对该种新型A级集成保温泡沫混凝土外墙的优越性进行分析。为更好检验墙板性能,进行了力学和耐候性能试验研究,并结合工程案例进行说明,可为实际项目提供解决方案。

    2022年09期 v.29;No.331 249-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全预制主次梁节点做法分析

    陈悦;华良;

    为解决目前装配式框架结构中主次梁干法连接钢筋碰撞、支模工作量增加、混凝土胀模等问题,提出两种不同类型的新型主次梁连接节点,通过建立ABAQUS模型模拟节点局部受力,研究新型主次梁节点处的应力变化趋势及传力路径,并参考数值模拟结果对两种新型连接节点提出设计优化建议。

    2022年09期 v.29;No.331 253-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博物馆库房质量控制技术

    顾国锋;李春雨;

    结合苏州博物馆西馆项目,为保证库房文物不受环境破坏,对库房文物在无质量缺陷及恒温环境条件下长期保存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相应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文物库房质量。

    2022年09期 v.29;No.331 256-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封面介绍】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张玉婷;

    <正>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筑设计以“山林场馆、生态冬奥”为理念,充分利用山地优势,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山林与场馆交相呼应。室内设计延续建筑设计理念,遵循“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佘旨,保证场馆的赛时功能,

    2022年09期 v.29;No.331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